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为什么在所有文体中,我们特别强调古诗词的背诵——对话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邵岭 参加讨论

    中国诗词大会的举办,掀起了全民吟诵古诗词的热潮。与此同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古典诗词在当下的普及与传承,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期文艺百家,围绕这一话题对话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
    ——编者的话
     
    就像那些历久弥新的时尚品牌,古典诗词始终广泛流传,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新兴的时尚
    记者:“中国诗词大会”的举办,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谈论和阅读古诗词的热潮。但是我们也知道,互联网时代,热点层出不穷,大众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在你看来,接下来,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要得到深入的普及与推广,需要依靠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康震:首先我想说,这次诗词大会给了我们一种信心,就是古典诗词其实始终在民间和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着。特别是一批“少年英雄”的出现,让我们非常欣慰。与此同时,诗词大会引发的普遍关注也说明,传统文化完全可以成为新兴的时尚,就像那些历久弥新的时尚品牌。
    的确,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需要日常的点滴渗透,这是诗词大会不能替代的。但正是诗词大会的热播让我们看到,丰厚的传统文化在今天要在大众中得到更广泛的普及推广传承,需要更好地借助媒体,并且寻找更好的表达方式。这对我们的传播智慧和传播能力是一种新的挑战。
    记者:那么,古诗词在今天到底应该如何普及?对于这次的诗词大会,也出现了一些不同意见。比如有人称其为诗词背诵大会,认为这是将诗词的背诵量等同于普及率。你怎么看?
    康震:如果连背诵都没有,那又怎么能算是普及?又何谈理解,何谈创作?我们在大会中设置“飞花令”这个环节,实际上就是要告诉大家,背诵是诗歌欣赏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所有文体中,我们特别强调古典诗词的背诵?你会发现,从古至今,背诵古诗词就是文化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首先是因为古典诗词,作为一种诗歌艺术,朗读、朗诵、记诵是其自身文体的一种要求,也是诗歌这种文学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从传播、表达的角度而言,诗歌写出来就是让人吟诵、朗诵、吟咏的,不然写诗歌和写散文有什么区别?一首无法朗诵的诗歌是不典型的诗歌;其次,背诵的目的不在于背诵本身,而是通过记诵,将诗词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渗透在血液里,成为你自己个人修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你个人语汇系统、语言系统的一部分。
    古典诗词本身是非常讲究形式美的一种文学样式,可以说,它就是为了展现中国语言文字之美而来的。由于诗词的形式比较短小精干,所以诗人在创作中,需要以一种高度凝练的方式,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段,把很多典故、故事、思想嵌入其中,像怀古诗、咏史诗等都是这样,使其成为一种意义的表达。如此一来,诗的内涵加深了,但对于一个非专业的人来讲,阅读和欣赏的难度也就增加了。
    所以,诗词背后是功夫。创作如此,阅读也如此。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虽然不需要像专业研究人员那样去做大量的资料搜集和考据工作,但诗词创作的一些基本知识还是应该有所了解,从而具备诗词欣赏的基本能力。比如诗词的格律平仄,是人们在漫长的古诗词的创作历程中逐渐摸索总结出的经验和规则。不了解格律平仄,就不了解诗词为什么会在形式上这么美。我建议诗词有兴趣的人可以去买王力先生的一本小册子:《诗词格律》。很薄,但是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另外《唐诗300首注释》《宋词300首注释》《唐诗鉴赏辞典》这一类的书也应该看一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记者: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对诗的审美也会发生变化。由此想到有人提出,今天我们普及和推广古诗词,需要在“唐诗宋词300首”之外有新的选本。对此你怎么看?
    康震:其实我觉得倒也不必这么费周章。确实,我们现在的选本很多还是建立在古人基础上的,比如《唐诗300首》,就是清代人编的;但我得说,里面除了小部分篇章我持保留意见之外,绝大部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仍然是很好的。因为就对古诗词的了解和审美而言,我们要承认古人的确有超出我们的地方。
    我的观点是,时代变了,今人的确可以有一些自己的古诗词选本,但不是对古典选本进行颠覆,而是在尊重前人选本的基础上,主要根据诗词的内涵进行调整。有一些价值观念迂腐甚至落后的应该剔除,还有一些像韦庄的《秦妇吟》,虽然列为“乐府三绝”,但其中对战争的描写非常残酷,我们今天就可以采取节选的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