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并世双星两重天从学术视角回看汤显祖与莎士比亚(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李苑 参加讨论

    为什么“双星”遭到过严重的指责
    陈歆耕:四百年前(公元1616年),人类星空有两颗璀璨的巨星陨落。他们分属东西方,但都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巨子。穿越数个世纪,人们仍然在剧院和书籍中享受他们的精神创造。对他们的记忆,不需要人为地唤醒。他们穿过岁月和种种“偏见”,仍活在当下。
    这本书中,作者对他们的共同点和异质点,进行客观的鉴赏和论说,却绝少如某些学者那样,在他们之间妄分轩轾。论异同,却不论高下。“兰有秀兮菊有芳”,他们都是人世间绝佳的风景。难能可贵的是,在面对争议时,作者用现代学者的眼光,对其争议的核心焦点进行深度剖析并表明自己的态度。
    两位大师级的作家、学者,曾对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有过极为尖刻乃至否定性的批评。在托尔斯泰眼中,“不仅不能把莎士比亚看作伟大的、天才的作家,甚至不能看作最平常的文人”“莎士比亚所享有的无可争辩的天才和伟大作家的声望,以及他迫使当代作家向他效颦,迫使读者和观众歪曲了自己的审美和伦理的见解,在他的作品中寻找本不存在的优点,像所有的谎言一样,是巨大的祸害。”
    而写过《宋元戏曲史》的王国维,对汤显祖也作出类似的批评,他认为,戏曲“明以后无足取,元曲为活文学,明清之曲,死文学也”,“汤氏才思,诚一时之隽;然较之元人,显有人工与自然之别。故余谓北剧南戏限于元代,非过为苛论也”。面对这些尖刻批评,作者没有简单地回护,而是深入分析批评者的美学思想和趣味,以及由此产生的“偏见”。对“偏见”,作者有态度,却也不过多辩驳,而是综述各家观点,让读者去做延伸思考。
    虽然托尔斯泰和王国维做过严苛的批评,但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作家有三六九等,批评家也有三六九等。相比较那些三流批评家的廉价表扬,能够享受一位顶级批评家的批评,其实也是荣幸,因为进入他们的视野就需要“门槛”。
    赵勇: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一书确立了26位作家的经典地位,而在这些经典作家中,莎士比亚则成为核心人物,是所有作家的试金石,布鲁姆认为,“考察前人或后辈是否属于经典作家都须以他为准”。这种评价不可谓不高。
    但李建军却发现了这位唯美主义者的致命缺陷:他只注重莎士比亚作品的审美力量,却把它们的社会意义和教育功能拒之门外。因此,李建军认为布鲁姆的“认知是混乱的,语言是横恣的,判断是任性的”,他所发明的“憎恨学派”,“是一个接近学术上的‘阶级敌人’的概念,也是一个极其粗暴的修辞行为和极其简单化的命名行为”。这种批判让我感到震惊,因为我在课堂上介绍《西方正典》多年,却从未从这个角度对布鲁姆做出过评析。这个论述丰富了我的思考。
    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批评众所周知,通过仔细分析,李建军认为托尔斯泰的批莎长文固然尖锐,“但那批评的态度,却是极其严肃和认真的”。而托尔斯泰之所以对于莎士比亚有严重的误读,关键在于其美学思想、文学理念和宗教观念。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有着俄罗斯式的虔诚的宗教意识和严苛的道德要求”,是“封闭的规则的现实主义”,而莎士比亚奉行的却是一种“开放的不规则的现实主义”“有着大自然的气质”。以这种单一的尺度衡量莎士比亚,自然就会造成严重的错位和误读。这样一种评析我觉得是清晰和准确的,也解决了我本人的一个困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