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小说将文学批评中的“真实”与“虚构”这一对理论范畴提上了议程。作为一种有益的文学实践,小说“非虚构”的定位同样也能促发批评者的思考。 从2010年第2期《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栏目,发表一系列如梁鸿的《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阿来的《瞻对》,何伟的《奇石》等作品开始,到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非虚构”小说的内涵仍然未曾得到落实,与其他文类的边界也没有划分清楚,而“非虚构”的写法更是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无论强调“它是一种比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更为宽阔的写作”,还是决绝地否认它不等同于“真实”,“非虚构”小说都指向了文学批评中“真实”的理论范畴。 作家视域中的真实 “非虚构”小说有多种类型,但一般可以被划分为“现实非虚构”和“历史非虚构”两种。前一种指向现实意义上的真实,而后一种则面向历史的真实。 在2010年第9期《人民文学》的“编者按”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发问:“记忆中的乡村、审美的乡村、在知识分子和现代化语境中被作为‘对象’的乡村,它真的还在那里吗?我们关于乡村的想象、知识和判断难道不应该建立在活生生的经验之上吗?而这样的经验,我们有吗?我们心中的乡村是从电视上、书本上得来的吗?”换言之,“非虚构”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直接触碰到鲜活的日常经验,而不被任何其他话语所遮蔽。 指向现实的“非虚构”作品大多都以身边发生的时事作为素材,作家在这里扮演的角色可能更偏向于新闻记者,用笔记录下时代转换中发生的变化以及个体的心灵感悟。在很大程度上,“真实”是一种叙述者或者说是作家发出的呼唤,换言之,“非虚构”在这里力求的“真”是一种作家视域中的真实。洪子诚指出,当书中说“这件事发生了”的时候,叙述者期待的是“会有千千万万的见证人从内心深处证实他所说的话是真的”。 相对于“现实非虚构”,“历史非虚构”的创作比重则较小。这一概念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小说《根》传入中国以来,就一直处于争议之中。近年来,以阿来《瞻对》为代表的“非虚构”小说更是成为中国文学市场的异类,引起研究界的关注。它之所以被称为“非虚构”,原因就在于小说文本的材料都取自于真实的史料,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都可以在相关历史文献中得到确认。这里的文献不仅包括官方提供的正史,更包含民间的史料,如根据田野调查获得的口述材料、私人书信、地方志等。这些材料往往在大历史的边缘叙事,在对大历史进行补充的同时,也试图以更加贴近大众的叙述口吻,有时甚至是通过捕获读者的猎奇心理而使读者获得一种真实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