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医治学术“哑巴”病 创造中国文论新话语(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孙绍振 参加讨论

    西方文论也有致命伤
    英国文艺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号称“文学理论”,却极力否定文学的存在。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导论》公然宣称文学理论不能解决文学本身的问题。美国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则宣称西方有很多套批评方法,包括解构主义,但是,没有一套方法能够提供“普遍意义的指导”。他的结论是,“理论与阅读之间是不相容的”。他也作文本解读,将有机统一的文学文本“拆成分散的碎片或部分,就好像一个小孩将父亲的手表拆成无法照原样再装配起来的零件”。他在解读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将重复出现的红色,包括女主人公的红头巾、炉火、雪茄烟头上的火联结起来,作任意性的穿凿性解释,还作为样板来推荐。毛宗岗在读《三国演义》时针对重复的情景,提出“犯”与“避”的范畴,妙在“善犯”与“善避”,也就是艺术的生命在于同中有异,他形象化表述为同树异枝、同枝异花。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火烧连营,绝无雷同。周瑜死于多妒,关羽死于多傲,曹操死于多疑,诸葛死于多智而不能自救,各不相类。《红楼梦》中,八位女性之死,悲剧性相同,但是其逻辑和人物反应不同。鲁迅笔下的死亡,悲剧性、喜剧性、无悲无喜性、荒诞性天差地别。这样的解释,要比米勒的重复论要系统、严密得多,揭示艺术奥秘也有效得多。西方的一些当代文论烦琐而武断,其弱势暴露无遗,不知为何却并不妨碍一些前卫学人将之奉为圭臬。
    批判西方文论之所以刻不容缓,原因不仅在其强势话语的武断,而且在于其强势话语中隐含着思维方法。我们说“饭我吃了”,隐含着汉语不同于英语的特质。主语“饭”并不是施事,而是受事。当我们接受西方前卫文论所说的文学存在虚无的观念,实际也接受了思想方法上的绝对的相对主义模式。伊格尔顿说,文学本来并不是文学而是出版物,成为文学是近三百年浪漫主义思潮以后的事,未来几百年后,也许文学可能又变成非文学。是的,一切都是在变化着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这种稳定性决定事物的性质。我们不能因为喜马拉雅山脉原本是海洋,未来也许再度变为海洋,而否认喜马拉雅山脉的存在。
    其实,他们的这种武断,包含着内在的悖论,只要用西方辩论术中的“自我关涉”,或者用中国传统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不难看穿他们非常致命的穴位:他们的前提是一切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过绝对的东西,相对性无所不包,没有例外。但是,当他们说“相对性无所不包,没有例外”时,不言而喻,他们的相对主义就成了绝对的。解构主义不但可以解构文学,而且可以解构一切,但是解构主义要彻底,则应该也是可以解构的。解构的结果则是走向反面,转化为建构。德里达说“作者死了”,但是,作为作者的德里达却是例外。罗格说真理不是发现的,而是制造的,因而真理是没有的。但是,“真理是制造的”本身这一命题却在暗中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西方前卫文论的锋芒是向外的,隐含着自我排除,其法门是解构你的大前提,也就是剥夺你的话语权。你要跟我讲文学吗?对不起,文学不存在。你要跟我讲真理吗?对不起,真理是制造的,不算数的。但是,他们的真理是制造的,却是算数的。他们可以完全不顾真理不是随意建构的,而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断提升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