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台港文学研究的学术勇气和发现能力(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樊 星 参加讨论

    
    答:《台湾新世纪文学史》包括“文学制度的裂变”、 “诠释权争夺的攻防战”、 “风烛残年的中文系”、“各具匠心的‘后遗民写作’”等板块,希望树立独特理论品格。此外,对于陈映真新世纪的左翼叙事、以王鼎钧为代表的回忆录,还有“在台的马华文学”以及 “数位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的论述,我均以求是、求真之精神辨析,尽可能给读者展现一个不同于大陆的文学新天地。
    问:能具体介绍一下《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这部学术著作吗?
    答:《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以台湾文坛为主,把主要目光放在对岸,站在大陆立场、用大陆视角写作。该书鲜明的主体性还表现在它以年鉴的方式,引领读者从宏观视野了解两岸文学关系所走过的波峰浪谷的历程。我力图从文学关系史切入的另类历史叙事,写作的着力点不在为作家作品定位,不以作家作品分析评价为主。在评述两岸文学关系时不局限于文学思潮的更替,还包括文学制度、文学生态和文学传播等项。在写法上,用整合方法将两岸文学融合到一块,而不是把台湾文学“吊在车尾”。
    问:叙述历史、评说历史难免受到时空的制约,理解历史、书写历史,更与语境有着极大的关系。这也许就是台湾学界对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为什么总是认同的少批判的多的一个原因吧。
    答:的确,这是两岸研究台湾文学所采取的不同立场、视角、方法所致。现在经过20年的努力与开拓,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已进入沉潜期。我以搜集、记录、整理、保存、研究台湾文学为职志,从不满足于快节奏、“赶场式”的写作,但仍将以笔耕不辍的实际行动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