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崔昕平《出版传播视域中的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研究的新开拓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张锦贻 newdu 参加讨论

    
    历史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强劲发展势头有目共睹;儿童文学研究领域中,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对文本文体的探讨、对风貌风格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学者们以各式各样的视角来观察、由各方各侧的向度来切入,并用各种各类的方式来解读和阐述。关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史论、概论一类的图书,陆陆续续出了不少。这类图书中,在论及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同时,也会涉及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版与阅读、推广与传播,也有谈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作品的需求与爱好。但专门聚焦于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的关联、潜心研究于时代发展中儿童文学出版对儿童文学创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产生的意义的著作还是罕见。原因之一,大概在于中国社会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图书出版在民族文化传承、在人类历史前行中的重大价值及深远意义,也就有心无心地忽视了从出版学、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待儿童文学的发展与繁荣。而在实际上,人们对儿童文学的感受和认知,往往直接来自装帧精美、插图精致的儿童文学书籍,而不是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本身。在这个意义上,崔昕平对《出版传播视域中的儿童文学》的撰述,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几乎具有开辟一个研究方向的性质。正如王泉根所说:“《出版传播视域中的儿童文学(1978-2010)》是一部难得的专著,对研究当代中国童书出版史、儿童文学史具有突破性的‘补白’意义和学术价值。在此之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著对1978-2010年间的童书出版做过如此系统、详尽、深入的研究。”时光匆匆,这本书从2012年成稿至今已四年余。作者数易其稿,也足见其对这方面研究的执著追求和坚持不懈。
    浅近地说,没有出色的童书出版,哪有广大人们对儿童文学的阅读、了解和接受呢?显然,童书出版之于儿童文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近些年,已经愈来愈引起中国儿童文学界的重视。有关这一论题的文章常见之于报刊,但多偏重于童书出版本身的装帧质量与发行数量,少强调儿童文学的原创精神、经典品质对童书出版的生存性、文化性的特殊意义。而后者的意义正是深远的。崔昕平的专著正是致力于揭示社会状态与儿童文学之间的直接关系、展示童书出版法则与儿童文学发展规律之间的紧密关联。它勾勒、描述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各个阶段经济转变、社会转型、意识转换中童书出版业的或增长、或跌低,或追波逐浪、或人云亦云的整体特点和个案缘由,归纳、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与史同行、与时俱进、不停变动、不断革新的迁延脉络和提升途径。依其所示,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和现代发展相伴随,以儿童文学的原创、创新为核心,对于中国童书出版史的记叙、思辨、诠论,一方面将其精神维度、影响深度,论证、归结为文学性、文化性、工具性这三个表里相对的理念,写出它先后经历了“政令主导形态”、“文化力量主导形态”、“市场主导形态”等时代框架对儿童文学的引领和约束;另一方面也就顺势表现出中国童书出版业与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之间纷纭复杂、错综交替的互动互变、互促互进。书中生动地描述了《365夜》的编辑、出版,怎样迎合了新时期初早教观念与需求,开拓了低幼文学崛起的路;《小灵通漫游未来》搁置十年才得以出版,却又怎样适应了国家建设中“追科学”口号的提出,掀动了科幻文学兴盛之途,并使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话题自然而然地热起来。于是,催生了普遍性科学文艺、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促成了规模宏大、构成系统的“丛书现象”。书中还具体地讲述了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使儿童观、儿童文学观有了急剧的变化。儿童权利观念的提升,小读者观念的明确,才有了《新潮儿童文学丛书》《少年新思潮丛书》,显示出儿童文学作家在思想解放潮流中的创作激情、创新勇气,显现出全社会在新的现实生活中对儿童思想认识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因此又有了儿童文学作品的“精选热”、儿童文学研究的“理论热”、儿童文学借鉴的“引进热”。这就促使儿童文学创作向精品化、多元化发展,使创作回归文学本身、使艺术个性凸现,又使儿童文学研究接地气、有人气,使研究回归儿童本位,艺术思索更深入,更使儿童文学视野愈开阔、愈深奥,使视野回归民族本土,使艺术目光放远放大。书中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童书出版展示出来的中国儿童文学领域中飘扬着的三面美学旗帜:“幽默文学”、“大幻想文学”、“大自然文学”;真切地显示出儿童文学必定要顺应儿童喜欢快乐、喜爱轻松的天性与天禀,努力结构精美故事、透露优美诗意,体现情节性和情趣性;显示出儿童文学必须要拓展儿童善于想象、乐于创造的品性与品质,致力描绘童话境界、寄寓哲学意味,体现奇异性和奇妙性;显示出儿童文学必然要唤醒儿童热爱宇宙、深爱万物的观念和意识,尽力扩大创作视野、开拓题材领域,体现人文性和现代性。这样,就深切地反映出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教育功能和哲学意蕴;也就深沉地表现出儿童文学与童书出版的相互作用与辩证关系,表现出儿童文学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体制的相互牵连与发展动态;也就深刻地铺陈出新时期至新世纪以来“出版传播视域中的儿童文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