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太行风云未觉远——访作家刘江(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句话非常适合作为早年参加革命的刘江的写照。1938年初,20岁的刘江正在和顺县城的“牺盟会”小学教员集训班学习,组织找他谈话,要调他到县委机关工作。原来当时晋冀特委驻地在和顺,特委书记陶希晋为了更好地在太行山区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决定办张报纸,需要调一些学过文化的党员缮写报纸或者做通讯员。5月,太行战地快报《胜利报》创刊,刘江奉命来到编辑部,被分配到缮写组写报纸,月薪两块钱。这个活儿很辛苦,并且不如当小学教员待遇好,积极性不高的人不断地离开,但刘江党性强,他留了下来。太行山上条件艰苦,能找到的纸都被用来印了报纸,写报纸用的纸、墨和小毛笔都需要去太原采购,想找一张四条腿全乎的桌子都不容易,找张平整的桌面就更困难,写错一个字整张报纸就得重来,动不动就会在版面上留下手纹。常常是,缮写人员写着报纸,印刷工人在一边提醒:“先生们,老爷们,把你们的‘爪爪儿’拿开些哇!”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记者和通讯员们把采访稿交回来,刘江他们缮写组的再把稿子写到报纸上。报纸就在大山里印刷,印出来后用骡子驮到山口,分拣成小捆,改为人力用扁担担着走,每五六十里地设一个发行站,再由发行站往各个村落里发行。
    抗战岁月里,行军、作战、转移、背粮食、反扫荡,往往在一个村子里住不了几天,就要打起背包转移。碰上反扫荡,几天几夜不能休息,但报纸照样得按时出版。在长期的缮写工作中,刘江很用心地学习着写作知识和技能,比如首席记者李庄对刘伯承司令员的专访,就是他缮写的,作为第一读者,他倍受鼓舞,并渐渐萌发了当记者的念头。1941年底,晋冀特委《胜利报》和华北《新华日报》合并,发行范围扩大到整个晋冀鲁豫全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以《胜利报》的发行网和人员为基础建立了交通总局。报纸也改为铅印技术,把刘江从缮写工作中解放出来。他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放下笔背起枪就是报社的战斗队员,每次战斗,他都积极打前锋,或者组织大家突围。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 “大扫荡”, 出动大兵团突袭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左权将军负责断后,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其中就包括华北《新华日报》社的编辑、记者们。
    刘江深情地回忆起5月25日左权将军牺牲的情景:那天天刚亮,头上日军的飞机像蝗虫一样遮住了天空,四面都有机关枪的火舌在扫射,掩护部队和报社人员在左权将军指挥下进行突围,在辽县十字岭激烈的突围战斗中,左权不幸被炮弹弹片击中头部牺牲,包括总编辑何云在内的《新华日报》40余名骨干同时牺牲。部队化整为零,背着枪的校对科人员刘江带领报社残余人员向着深山里转移,突围后他被授予“战斗模范”称号。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左权军事文选》里说:“左权他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这个人硬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左权是年轻的刘江一直崇拜的笔杆子、枪杆子都硬的抗日英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