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刘慈欣:中国需要更多科学思维 远未到反思科技的时候(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姜澎 参加讨论

    需要第二次文化启蒙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科学技术、接受科学技术。”刘慈欣在很多次接受采访时都说,中国需要第二次文化启蒙运动,在他看来“所谓二次启蒙,是对科学技术的第二次接受。目前为止,中国文学界或者是整个社会,太缺少科学思维了。”
    在刘慈欣看来,科学技术就是现代社会的粮食。“可以说只要离开科学技术,现代社会不出一周就会崩溃。”确实,在刘慈欣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科学技术的推崇,以及他本身对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熟练解读与运用。包括此次获奖的《三体》,很多人的评价是“软科幻中理论第一,硬科幻中情感第一”。天体力学的知识、宇宙的维度、光速的意义,作者用非常扎实的科学知识,一次次地在读者的脑海中掀起思想风暴。而他的“宇宙社会学”理论更是自成体系。
    即便是在他的短篇中,也延续着他这一贯的风格。在《中国太阳》中,中国在太空中修建了一面巨大的镜子,名叫“中国太阳”,以调节气候,镜面清洁工水娃最终踏上探索星际空间的不归之旅;短篇《朝闻道》中,虚构了爱因斯坦朝闻道夕死的情节;《流浪地球》中的科学家们在得知太阳即将膨胀为红巨星后,建造能将地球发射到其他恒星系的巨大引擎。
    “在遥远的未来,如果人类文明在宇宙间生存繁衍的话,人类必需创造超乎寻常的科技奇迹。”刘慈欣说,“也许我们可以反思科学技术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我认为,中国还远远没有到反思科学技术的时候,我们还正处于需要提倡科学思维方式的时候。”他说接下来要写的作品,也许会是温情的宇宙,也许也会是残酷的宇宙,但肯定仍然是推崇科学技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