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台湾文学“热”重来 那边的月亮更圆吗(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 newdu 参加讨论

    出版意义上的“台湾热”更像是营销概念
    我最早系统地读到台湾文学,是研究生二年级到台湾当交换生时,在大部分台湾的大学里,中国文学系和台湾文学系是两个专业。正如我如今所在的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主要研究的是经史子集,至于大陆学科建制意义上的“现当代文学”,则都划归台文所。对于台湾人而言的“台湾文学”,与后来在大陆兴起的“台湾文学热”中的“台湾文学”,还不是同一件事。
    其实台湾作家走入内地读者视野中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刘墉、林清玄、曹又芳、简媜、李敖,甚至琼瑶,内地读者并不陌生。但这波风潮卷土重来,恐怕和世纪文景2006年起打造和出版“华语作家系列”,引进台、港等地区的华语作家作品有关。包括张大春的《聆听父亲》,朱天文、朱天心早期作品系列,及舒国治的散文,在年轻人中形塑了一个久远的台湾梦。
    2008年,两岸交流进入新时代。至少赴台交换生政策,是从2007年之后才逐渐走向正轨。最早到台湾体验生活的大学生们,凭借着热忱、新鲜感,逐渐勾勒一个新“宝岛”的文艺图景。台湾音乐、电影,受惠于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及无版权的上载,使得“台湾”在大学校园积累了相当的人气。台湾综艺节目的粉丝,说起美食、八卦来,甚至比台湾人更加如数家珍。据我所知,许多台湾人倒是很鄙夷自己的电视节目。这背后的深意耐人寻味。
    频繁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内地对于台湾的了解,以至于相比之下,台湾对大陆的了解要浅薄的多,说这些只是想要证明,所谓的“台湾文学热”,其背后的意蕴可能十分复杂。我的家族与台湾没有一点渊源,我选择到台湾就读博士班,很大程度上就是“台湾热”的影响。
    研二时,我循着台湾当代文学史,开始阅读张大春、骆以军、朱天文、朱天心……甚至接触到了苏伟贞、袁琼琼、施叔青、李昂等一批我原来不太熟悉的女性作家。但直到我读到蒋晓云、吴明益,才真正燃起对于台湾文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可惜的是,他们都不是在地“台湾文学”研究的主流。
    以蒋晓云为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她成名后即封笔赴美留学创业,2008年回重新开始写作,在这三十年中,台湾文学史对她的评论几乎都是“年少成名”、“一颗流星”等。蒋晓云作品“民国素人志”,聚焦的那些战后流民,是随着蒋介石赴台、却不是军属的普通人。这些作品在大陆的文学史上,想当然会认为隶属台湾文学范畴,但对台湾文学系来说,蒋晓云既不是眷村出生、又不写后殖民、后现代意义上的国族离散、不写现代主义意义上的“坏掉的人”,很难定位。即使她写的那么特别,可至少在当下的两岸文学研究上,找不到属于她的适切的位置。这种微妙的区隔,我作为一个外人是体会不到的。
    我同样体会不到的,还有在地台湾文学对张爱玲的神化。在许多台湾文学研究者看来,一生只在台湾逗留不过一个星期的祖师奶奶,是殿堂级的巨星。东亚化的鲁迅,及台湾化的张爱玲,是在台“台湾文学”视野框架下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相反,内地人印象里“台湾文学”的代表人物,反倒只是出版界的明星。
    出版意义上的“台湾热”,更像是一种营销概念,而不是我这四年以来亲历的两岸文学在当代意义上的碰撞。正如大部分台湾人也不理解大陆“民国热”之所以然。就像在美国卖书时,腰封上出现“美国热”一样诡异。那些出现在书籍腰封上的符号只是泡沫。台湾文学中当然有值得汲取的部分,但他们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同样严峻。
    我记得有一次,王安忆老师问我最近有读了什么台湾作品。我大致说了一些我喜欢的作家,但又补充“其实也没有太好看的。”王老师说,“有一个作家叫宋泽莱,对我影响很大,不仅仅是小说形式上的影响。你要去看。”
    去年年末,我在一场吴明益与宋泽莱的对谈上第一次见到这位老作家。那是与书本上“乡土文学论战”、“生态文学”等定义之外纯粹的小说家面目。也是大陆出版界关切甚少的人物。恐怕在这些被遗忘的角落里,反倒是有切实的营养,值得平心静气地汲取学习。◎张怡微
    (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 上海青年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