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五六十年代《青春之歌》接受状况小览(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 伦杰 参加讨论

    普通读者的阅读特点
    凭借扎实的文学理论背景与素养,作家及文学研究者对于作品的解读具有不可否认的权威性、学理性以及专业化特点。无论是从思想性角度还是艺术性方面进行阐发,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评论往往紧紧围绕作品本身展开,并且有着比较严谨的逻辑理路。这些特点在《青春之歌》的接受中同样不例外,茅盾、何其芳、马铁丁等人的文章无一不具有这样的特点。
    与之截然不同的,是未经过任何科班训练的“业余”读者在这一方面的反应。在专业的文学研究领域,这些声音固然显得业余甚至肤浅。但是当它们真正进入我们的探究范围,却又是那样陌生而新鲜。具体来讲,普通读者阅读特点突出地体现为两点:在文学观方面,以真实性作为文学评判主要标准,甚至将文学等同于现实;在阅读感受表达方面,倾向于联系个人经历以零散化的感性方式进行抒发。
    文学的“真实性”问题,是五六十年代文学批评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作品是否反映了某种真实这一问题上,无论争论者们持有何种态度,有一点是值得明确的:这里的“真实性”往往指涉的是某种历史规律性。这种规律性落实到文学层面,便是通过各色描写,最终要达到的是对于历史本质的一种“真实”揭示。这种真实无疑关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以及革命前景性。而普通读者所关注的“真实”与之呈现出不同的内涵。普通读者并不着意于本质化、规律性的探寻,他们更为关心的往往是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情节与现实生活相比较,是否具有“实在性”。
    将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对应到现实生活中,这一做法在很大范围的读者群中并不鲜见。老鬼回忆起读者寄给杨沫的信时这样写道:“来信最多的是询问林道静、卢嘉川等书中人物是否还活着……有一个战士来信表示,一口气读了两遍,迫切想知道林道静现在什么地方工作,叫什么名字,她的身体怎么样……武汉军区空军司令部某部甚至开来公函,请求作家杨沫提供林道静的具体地址,以便直接与她联系,更好的向她学习……有几个南京的女学生来信说,她们曾几次到雨花台寻找卢嘉川的坟墓,非常遗憾没有找到。”甚至于有的读者将书中主人公直接对应为作者,在对杨沫的采访中提出“您就是林道静吗?”这类“使作者为难的问题”。
    “文学来源于生活”,《青春之歌》与作者杨沫本人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杨沫也在《青春之歌》的《初版后记》中宣称“书中的许多人和事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过,在承认这种关联性的基础上,现实生活与文学描写之间关系究竟怎样?对于这样一个牵涉到作家心理结构、创作机制等等一系列领域的复杂问题,终究不是通过一一机械化地对应与考证可以解决的。这对于专业的文学研究者来说,应该不难理解;而对那些“业余”读者,要厘清二者的关系终究是要颇费一番周折。
    对于多数普通读者的阅读而言,问题也有另外一面。正是普通读者这种对于文学与生活界限的混淆,对文学阅读“常识”的缺乏,他们在文学虚构与生活真实之间建构起某种必然性联系。从此种角度来看,我们不仅可以理解一些读者对于小说的批判,更重要的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充分体会到《青春之歌》对于读者们的现实意义。正如洪子诚所回忆的那样:“在那些年里,文学作品被看成生活教科书,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也被看成具有绝对关联,甚至是可以等同的关系。我们热衷于以寻找生活箴言的方式进入书本,而且,一旦进入就不愿走出。”由此可见,读书于他们而言绝非一种消遣的娱乐方式,而是带有探寻人生意义性质的精神之旅,是寻求时代信仰标杆的重要方式。
    概言之,在接受者的评价姿态中,有理性评判,也有情绪化抨击。虽然这些意见在时代环境的规约下无法为我们呈现出“众声喧哗”的场面,却依然有值得我们留意之处。普通读者较专家,更倾向从个人经历出发,以一种更为个人感悟化地方式进行评价,其阅读固然有不够专业、不够深刻的一面,然而读者群体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作为一种审美现象而存在的阅读活动自有其包容性与自在性,并非今日胜于过去,专业比普通高贵。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超越简单的是非评判,透过审美现象触摸时代审美风尚脉搏,并对其背后的心理文化机制进行合理探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