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钱志熙:李杜赋合论(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钱志熙 参加讨论

    三、李杜赋风赋艺及同异
    对于李、杜赋风、赋艺及其同异,马积高《赋史》有所论及。马积高认为杜甫的一些赋“极力模拟汉赋,比李白模拟得更像一些,因而也缺乏独创性”。(28)又认为:“比较李杜两家之赋,可以看出,他们都未脱俳俪之习,但都能以散御俳,故能丽而不靡。然二家之赋亦有不同,李不仅长于诗,亦工于文,又善于用平易自然的语言表现新奇的意境,故其赋如清江流波,自然浩荡,不费气力,这既是他的特色,也反映了唐赋发展的一般趋向。杜精于诗,又文多蹇涩,故赋的经营布置,殊费气力,无自然流转之趣。但他刻意锤炼,不使一字滑易,故亦能以老辣见长;然在唐赋中终是别格。”(29)如何评价李杜的赋风与赋艺,的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正如唐赋的整体艺术成就无法与唐诗相比一样,李、杜在赋方面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自然也无法与其诗歌相比。尤其是杜甫,作赋只是他中年创作生涯中一个时期的事情。但是,李杜在赋的创作方面所追求的竭力复古,力求与经典作品争工,甚至试图超越经典作品的创作规模,与其诗歌创作方面的崇高追求是一致的。所以,在赋体创作方面,李杜所显示的仍是一种大家的格局与气派。并且其在实际的艺术成就上,至少在唐代,李杜赋还是超越众作的,在汉以后的赋史上两人都堪称大家。
    评价李杜赋艺,有两个基本的着眼点:一是李杜赋与古赋尤其是汉赋的逼真与否及高下的比较,一是李杜赋超越汉魏六朝赋的自身的艺术创造。汉赋的文体,有俳与散两种,西汉赋在铺陈摛词的原则下,文体或俳或散,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一种在后人看来既繁芜又具有古茂特点的风格,尤其是大量的完全属于书面语的生僻名物与形容词的运用,使赋远离日常生活语言,与诗歌、散文所追求的鲜明生动的文学语言也有相当的距离。魏晋以降,受诗歌语言艺术的影响,赋体的语言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骈偶的增加,即古人所谓的“俳”;二是在修辞方面崇尚凝炼生动的表现效果。这样一来,赋体就有了两种语言艺术传统,对两者的评价有时会产生一定的分歧。对于李杜赋的评价,也涉及上面这个问题。
    李杜两家赋,论其渊源,李赋渊源较广。李之大赋如《明堂赋》《大猎赋》出于西汉司马相如、扬雄叙宫苑、叙游猎诸作。尤其是他的《明堂赋》与《大猎赋》,基本上是规摹汉赋的,元人祝尧《古赋辩体》评《明堂赋》云:“赋也。实从司马、扬、班诸人之赋来,气豪辞艳,疑若过之。若论体格则不及远甚。盖汉赋体未甚俳,而此篇与后篇《大猎》等赋,则悦于时而俳甚矣。晦翁云:‘白有逸才,尤长于诗,而其赋乃不及魏晋。’斯言信矣!”又其评《大猎赋》云:“赋也,与《子虚》《上林》《羽猎》等赋首尾布叙、用事遣词、多相出入。”(30)祝评很准确地指出李白大赋的渊源及其在赋学方面的深厚造诣。李白向来被视为天才型作家的代表,但从其对汉赋及魏晋抒情小赋的出色学习,尤其是逼真神似的风格再现,可以看出李白不仅天才过人,而且对文学传统的学习之深入,同样是过于常人的。这种过人的学力,正是造就李白天才的基本条件之一。对于李白赋体创作的成就,祝尧肯定其气豪辞艳,但执着于体格之论,认为他悦于时而多用魏晋以下的俳体,是其不如汉赋的地方。其实李白古赋虽竭力学习汉赋而文体不能不趋于俳偶壮丽,这并非他主观上要取悦于时人所致,而是文体本身的发展所至。李、杜赋之所以具有不同于汉赋的审美功能,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完全刻板模拟汉大赋的体格与修辞。李赋之气豪辞艳、想象非凡与杜甫的鲜明紧健、沉郁顿挫,使得其大赋能够在模仿之外,另有创造之功。客观地说,李白天才英丽,骋词尚气,杜甫善于体物,修辞奇变,使他们的赋不如扬、马之古质丰茂。但是对于后世读者来说,李杜赋的欣赏价值却是超过于汉大赋的,这也是祝尧所说的“疑若过之”的原因。李白的大赋主要以夸张形容与驰骋想象取胜,如其《明堂赋》形容明堂的结构云:“于是结构乎黄道,岧乎紫微。络勾陈以缭垣,辟阊阖而启扉。峥嵘增嶷,粲宇宙之光辉。崔嵬赫奕,张天地之神威。”又形容明堂之形势:“势拔五岳,形张四维。轧地轴以盘根,摩天倪而创规。”又如:“远而望之,赫煌煌以辉辉,忽天旋而云昏;迫而察之,粲炳焕以照烂,倏山讹而晷换。蔑蓬壶之海楼,吞岱宗之日观。”(31)又如《大猎赋》叙君王之雄武:“于是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昆仑叱兮可倒,宇宙噫兮增雄。河汉为之却流,川岳为之生风。羽旄扬兮九天绛,猎火燃兮千山红。”(32)又其《大鹏赋》阐发庄生寓言,侈陈壮丽,渊源实出于骚,而体制与阮籍《大人先生传》相近,是魏晋玄思游仙之体的发展。其小赋如《惜余春赋》《愁阳春赋》《悲清秋赋》《拟恨赋》《剑阁赋》则渊源出于晋宋齐梁辞赋。风格以绮丽为主,而饶有逸思,具有芳菲悱恻的意境:
    东风归来,见碧草而知春,荡漾惚怳,何垂杨旖旎之愁人。天光青而妍和,海气绿而芳新。野彩翠兮芊绵,云飘摇兮相鲜。演漾兮夤缘,窥青苔兮生泉。缥缈兮翩绵,见游丝兮萦烟。魂与此兮俱断,醉风光兮凄然。(《愁阳春赋》)(33)
    祝尧《古赋辩体》论此云:“赋也。上句先用联绵字以起下句之意,正是学《九辩》第一首语意。”(34)宋玉《九辩》首章,句法错落,善用连绵形容词,在描写中含咏叹,抒情意味浓厚,李白的赋体的确受其影响。李白小赋在意境、韵律节奏上都富于变化,寓奔逸于曲折,有重峦起伏、河流九曲之势。如其《悲清秋赋》:
    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水流寒以归海,云横秋而蔽天。余以鸟道计于故乡兮,不知去荆吴之几千。于是西阳半规,映岛欲没。澄湖练明,遥海上月。念佳期之浩荡,渺怀燕而望越。荷花落兮江色秋,凤嫋嫋兮夜悠悠。临穷溟兮有羡,思钓兮沧洲。无修竿以一举,抚洪波而增忧。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托些,吾将采药于蓬丘。(3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