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钱志熙:李杜赋合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钱志熙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唐人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诗赋为纯文学中心的传统,赋在唐代文学创作中仍占重要地位。本文从赋的创作思想、李杜在赋体创作上的各自定位、赋风与赋艺这样几个方面对李杜赋体创作进行比较系统的讨论。李、杜以诗家而兼擅赋体,其赋学思想继承汉代而有所发展,主要是引诗学入赋学。赋体在李、杜的创作定位不同,李白在赋体创作中具有与其诗体创作相近的通过复古而全面突破赋史的宏伟计划,其赋体以讽喻、抒情为主,杜赋创作集中于中年,属于唐人献赋求仕的创作行为,其赋以雅颂为主。但李、杜赋都具有纯正的内容,都有丰富的政治主题。
    【关 键 词】唐赋/李白赋/杜甫赋
    【作者简介】钱志熙,男,浙江乐清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唐赋创作在唐代文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造成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是从汉代以来,诗赋一直是纯文学的中心。在南朝文笔观念里,有韵并且尚骈俪的赋与诗构成“文”的主要部分。这两种文体不仅自身很强大,而且在文体的发展中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与衍生功能。在这方面赋甚至比诗表现得更加突出,不仅骈文衍生于辞赋,诗甚至古文都受到辞赋很大的影响。另外从赋的内部来看,赋是形式上最为多变的文体。唐代以诗赋试士,并且直接刺激了格律诗与律赋的繁荣。与唐诗有古体与今体之分相似,唐赋也有古赋与律赋之分,两种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李、杜都是诗歌传统的继承者,并且以其在诗歌艺术上的巨大发展,成为唐诗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他们同时也是古赋传统的继承者,汉魏六朝以诗赋为纯文学之中心的创作思想,对李杜的文学创作仍然有着重要的支配作用;而初盛唐时期上层文学中赋体在创作上一定程度的繁荣,则是李杜赋创作的当代背景。所以,要全面地了解李杜的文学,不能不对他们的赋体创作有所研究。而正如李、杜在诗歌方面桴鼓相应、势均力敌而取径各不相同,他们在赋体创作方面,也是同中有异,各有取径,值得做比较的研究。
    一、李杜关于赋的创作思想
    李、杜的赋论,是他们文学创作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甚至比他们的诗论更为明确。这也因为赋是一种古老的文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赋论较诗论更早成熟,宗旨更为明确。与诗歌不同,赋是一种从一开始就受到质疑的文体。汉武帝朝是赋体成熟、赋风兴盛的时期,武帝重赏辞赋之士王褒、张子侨等人,并处以待诏,“数从褒等放猎,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议者多以为淫靡不急”。①其后对于赋有无讽谏作用,汉代学者一直存在着争议。《汉书·司马相如传赞》引司马迁之说,认为“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要其归引之于节俭,此亦《诗》之讽谏何异?”②认为赋是能起到讽谏作用的。但班固同时又引赋家扬雄之言说:“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以戏乎。”③扬雄在《法言》中也认为赋虽称讽而不免于劝,称其赋体的写作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④到了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则针对不同的辞赋作不同的评价,肯定屈原、荀卿之赋,“咸有恻隐古诗之义”,而批评从宋玉至司马相如、扬子云等赋家,“竞为侈丽宏衍之辞,没其风谕之义。是以扬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⑤后来东汉思想家桓谭、王符也对赋有所批评。王符《潜夫论·务本第二》还提出一种“诗赋者,所以颂善醜之德,泄哀乐之情”⑥的思想,反映了东汉后期赋体创作走向抒情言志,逐渐与诗体同流的发展趋向。魏晋以后的赋体创作,尤其是提倡古赋的这一派,其实就是在继承上述的赋体批评传统而展开的。李、杜的赋体创作,也是在这个批评的传统中展开的。明了赋的发展历史,其实是在批评、反思中展开,就可以了解为何历代赋体的变化如此多样。唐人在诗歌方面有一个风雅、汉魏的典范,但在赋的方面,却从未形成一个像风雅这样的崇高典范。“赋者古诗之流”⑦,所以相对雅颂而言,是等而次之的。赋没有自身的无可置疑的典范,而是以古诗为典范。这就使得赋体创作在功能方面陷入了处于诗与赋之间、需要不断地辨析的矛盾状态。
    李白的赋论,正是在继承历代赋论的批评传统中展开的,其主旨仍是强调赋与古诗的渊源关系,提倡丽则,批评丽淫:
    白以为赋者古诗之流。辞欲壮丽,义归博远。不然何以光赞盛美,感天动神?而相如、子云竞夸辞赋,历代以为文雄,莫敢诋讦。臣谓语其略,窃或褊其用心。《子虚》所言,楚国不过千里,梦泽居其大半,而齐徒吞若八九,三农及禽兽无息肩之地,非诸侯禁淫述职之义也。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