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去世了。曾经骂他的人,依旧还在骂他,曾经喜欢过又遗忘了他的人,又回忆起当年的青葱年华、懵懂岁月。 从上世纪90年代风靡天下,到后来的慢慢落寞,再到被人们遗忘,汪国真被称为“中国最后辉煌的诗人”,并非无因,也并非仅仅是赞美,更多的是对那一个逝去的时代最后的惋惜。 写诗、成名、成功。汪国真的道路,在那个时代给了太多年轻人启示和鼓励,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汪国真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向成功。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世界越严密,天空越拥挤,年轻人们再也没有了和理想同行的机会。 与纯文学擦肩而过 尽管汪国真一度名噪天下,但对他的批评,却始终伴随着他,他参加主持人比赛、他从事书画事业、他的言行等,都成为批评的对象。 张颐武说,汪国真其实一直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夹缝之中,“他其实和那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记忆的‘朦胧诗’或‘新诗潮’的诗人们是同代人。他也是在‘新时期’开始时被社会的开放和新变激发了创作的热情。” 遗憾在于,他并没有赶上上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崛起的潮流,只是在潮流的尾巴上打了一个转儿,然后被远远抛开。张颐武说:“那个时代纯文学和大众文学还没有分化,关于朦胧诗是否看得懂的争论,也不过是文学新与旧的争论,但是汪国真并没有赶上那个时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少有人知道汪国真。” 汪国真成名于上世纪90年代,他的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出版于1990年5月,张颐武形容当年的情况说,“汪国真突然和《渴望》这样的电视剧一起流行了起来,成为上世纪90年代初文化的最重要表征。” 但这个时候,真正的诗歌界已经开始和大众慢慢分离,汪国真和纯文学擦身而过,张颐武说:“汪国真其实是诗歌和公众的最后一次相遇,而这次相遇也是在大众文化和纯文学分化的临界点上。如果回顾汪国真诗歌发表的历程,就会发现,汪国真的诗,大多发表在各种青年杂志上,而不是纯文学杂志上。” 汪国真的时代,纯文学正在和大众渐行渐远,张颐武说:“现代主义以后,诗歌和大众分开,高度的专业化,它有极其复杂的技巧,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最重要的是,它和大众不再发生关联,大众能不能看懂,能不能欣赏,无关紧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