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20世纪以来僧诗文献研究综述(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3年5期 李舜臣 参加讨论

    六几点建议
    纵观20世纪以来僧诗文献研究,经学者们百年的努力,较之以往,范围由小到大,成果也由浅到深,已略具规模,特别是像《广东释道著述考》、《王梵志诗校注》、《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等撰著,更堪称古籍整理的典范。这些成果,不仅极大地促进和拓深了古代僧诗的研究,也推动了佛禅思想史、古典诗歌史的研究。近年涌现出的大批以诗僧为研究对象的博士、硕士论文,莫不受益于此(70)。
    然而,需指出的是,除王梵志诗集、寒山诗集的整理外,僧诗文献整理一直都是冷门,也未自成体貌。例如,《中国历代僧诗全集》本是一个颇具开创性的选题,但它不仅尚未竣工,且已出的“晋唐五代卷”,亦多得益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诗》、《全唐诗补编》等,自我发明甚微。这反映出僧诗文献的整理,基本受限于文人诗歌文献整理的成绩。同时,明清僧诗文献,除少数别集外,整理工作基本一片空白。此外,僧诗文献的整理者大多研治古典文学,佛学非其所长,遇到相关的佛教名相、典故时,难免捉襟见肘(71)。
    面对所存在的问题,当如何推进僧诗文献的研究,笔者愿陈陋见。
    首先,全面普查现存的僧诗别集,在前人基础上,撰写出《历代僧诗别集提要》。迄今已有的僧人著述考,如《宋僧著述考》、《广东释道著述考》,或限于一代,或限于一隅,不很全面。研究者可以根据诸家书录提供的馆藏线索,按图索骥,遍考现存僧诗别集,仿《四库全书总目》的体例,撰写提要。这不仅为僧诗别集提供一份“清单”,亦为来者导其津梁。
    其次,明清两代僧诗总集的整理亟待加强,最终推动《中国历代僧诗全集》的正式出版。诗歌总集,尽管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其学术价值不容否认。比如,清人所编《全唐诗》即出现大量漏辑、误植的现象,但谁能否认它对20世纪唐代文学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这种筚路蓝缕的工作,虽至为艰辛,甚至吃力不讨好,却是极有必要的。明清僧诗文献的整理,可以借鉴《全唐诗》、《全宋诗》等断代诗歌文献编撰的经验,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下足工夫,仍是可为之事。
    再次,应加大僧诗别集整理的力度,使之成为一项系统工程。据各种书录的叙录,我们估算存世的古代僧诗别集应在四百五十种左右,目前已整理者不足三十种,且重点在王梵志、寒山两人身上,范围偏窄,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求。今后可考虑先遴选精要者,如《九僧集》、《参寥子集》、《蒲室集》、《逃虚子集》、《憨山德清梦游集》、《布水台集》等,进行校勘、辑佚、注释,最终以集成的方式出版。为改善整理质量,研究者在提升自身佛学修养的同时,还可广泛吸纳佛学界的同仁参与其中。
    最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系统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完备的僧诗文献库。目前互联网上已有不少相关的佛学研究网站,比如“佛学研究网”、“中华佛教文化交流网”、“中华佛教在线”等。这些网站可以发布“告帖”,随时登载研究者所输入的僧诗文献,积土成丘,汇涓成河,并提供相对便利的检索路径。
    总括言之,僧诗文献的整理,不特为僧诗研究之基石,亦是文学史、佛教史研究的重要辅翼,其意义不言自明。随着更多研究者的参与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必定会涌现出更多质量精良的撰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