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20世纪以来僧诗文献研究综述(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3年5期 李舜臣 参加讨论

    四大陆地区僧诗别集、选集的校注
    20世纪以来,有关僧诗别集、选集校注的成果,总体难言丰硕。然二、三精品,却颇为学林瞩目。兹就笔者所及见者,略予评述。
    1.王梵志诗集(51)。最早刊布于国内的王梵志诗,是1924年刘复从巴黎博物馆抄回的三个写本(伯3418、伯3211、伯2718)。不过,刘复仅作迻逯,未予勘校(52)。1935年,郑振铎据伯2718、伯3266两个王梵志诗抄本,校录出《王梵志诗一卷》,并编有《王梵志诗拾遗》(十六首)(53)。郑氏此本,虽非王梵志诗之全帙,校勘亦简,却是20世纪最早的校录本。此后,大陆学者历经千难,远涉重洋,抄录、考察王梵志诗,于校注几无暇顾。直至1980年,赵和平、邓文宽才对伯3211、伯3418王梵志诗进行了尝试性的校注(54)。1983年,张锡厚出版了《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其凡例称“基本依据敦煌写本原卷‘卷次’之顺序”,分五卷收诗348首,选用的底本主要为斯0778、伯3211、伯3833、伯2718、伯3418等;不仅对王梵志诗进行分首、标题、校录、辑补,还扼要注释了一些语词。然而,张著常率尔“据文改义”(55),失校、误校、误注处良多,一时商兑、匡补类的文章大量涌现(56)。故台湾学者潘重规说,张著虽为“第一部完备的‘足本’”,却非“一部无疵的‘善本’”(57),可谓的评。1991年,项楚出版了《王梵志诗校注》(58),搜集三十五种敦煌王梵志诗残卷,特别是新获列1456法忍抄本残卷写本(六十余首),并钩稽传世文献,共得三百九十首,厘为七卷。无论收诗总量,抑或校注质量,皆明显优于张著,尤其是对俗字、俗语、事典的注释,更为敦煌学者所钦佩。入矢义高即称:“对其极周详精审之至的注释,我只能起久长的惊叹之感。”(59)2009年,项楚又利用了新近公开的俄藏王梵志诗卷,重新修订了《王梵志诗校注》,使其愈臻完善(60)。
    2.《寒山诗集》。长期以来,寒山诗的研究,一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20世纪初叶,虽经胡适、郑振铎大力推介,但并未成为研究热点。直到八十年后,寒山诗经历了日本、美国的“旅行”后,方引起大陆学者广泛重视。这从90年代相继出版的数种寒山诗的校注本,可以得到充分反映。1991年,钱学烈《寒山诗校注》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大陆第一部寒山诗的校注本;同年,徐光大《寒山子诗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也正式出版。这两个校注本,在校勘、注释等方面各有创获,但疏漏、缺憾也很多。因此,钱学烈又历时七年,广查版本,撰成《寒山拾得诗校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无论校勘和注释,较前著更为精审。2000年,项楚又发表了《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以四部丛刊景宋刻本《寒山子诗集》为底本,不仅广集日本(九种)、高丽(一种)等版本,而且还参稽了大量禅宗语录,备举各本文字之异同,对寒山诗中的口语、俗词、生词、僻典和佛家语汇,作了推源溯流式的考释。不仅注解寒山之诗旨,多所取益,即其体式、方法亦值得参效。总之,在20世纪末出版的五种寒山诗校注本中(61),项著可谓后出转精,是公认的寒山诗歌最为详尽、完备的注本。
    3.贯休《禅月集》。先后有陆永峰《〈禅月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和胡大浚《贯休歌诗系年笺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均以《四部丛刊》景宋本为底本,并参考了“汲古阁刻本”、“《全唐诗》季振宜写本”以及历朝总集,斟酌商定。前者的长篇前言,考述贯休生平,评析诗歌,均言之凿凿,颇具功力;后者则厘清贯休诗之系年,笺注冷僻事类、语词,末附年谱、资料、题跋、评论等,尤具参考价值。
    4.齐己《白莲集》。王秀林《齐己诗集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以涵芬楼影印明钞本为底本,参校《全唐诗》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以及其他诗歌选本,比较异同,共得齐己诗歌十卷八百一十五首,残句八句,是研究齐己诗的精善之本。
    5.惠洪《石门文字禅》。宋元释氏别集东传日本极夥,甚至是日人习汉文之教材,还有不少日僧致力于校注工作。2012年,张伯伟组织力量,将日本曹洞宗僧侣廓门贯彻所注《石门文字禅》点校出版。廓门贯彻注释慧洪此集,是为日本禅林“知作为诗文之标准”,故尤详于文字、典故的考释,对语辞、句法和翻案亦予了特别关注(62)。
    6.担当别集。担当的著述罕见传本,20世纪20年代,云南学者方树梅深慨乡邦文献之凋零,数十年广泛搜讨,刻有《担当和尚诗》七卷。2003年,余嘉华、杨开达据方氏刻本,编有《担当诗文全集》(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全面校录担当诗文,厘清作品系年,末附有《传记》、《年谱》等。此书与199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担当诗画全集》,互相发明,皆为研究担当的必备文献。
    7.清初岭南诗僧别集。明清之际,岭南地区崛起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诗僧群。这些僧人多属曹洞宗“函”、“今”、“古”字辈法系,时际鼎革,每寄故国之戚于诗咏,流传至今的别集即有十五种,曾引起汪宗衍、陈寅恪等学者的注意。近些年,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着力整理他们的著述,计划分两辑出版,名曰《清初岭南佛门史料丛刊》。首辑已出版的有:函昰《瞎堂诗集》(李福标、仇江点校,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大汕《大汕和尚集》(万毅、杜霭华、仇江点校,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版),函可《千山诗集》(严志雄、杨权点校,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8年版),澹归《遍行堂集》(段小华点校,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成鹫《咸陟堂集》(曹旅宁、蒋文仙等点校,广东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等等。这些整理本,侧重于校点,都力寻善本、足本,并参其他版本。例如《瞎堂诗集》,校者分别参照了本集的康熙刻本、道光重刻本、1976年何氏至乐楼刊本以及单刻本《雪诗》、《梅花诗》等多种版本,故校点虽较为简略,但也颇为精审。
    8.八指头陀诗文集。八指头陀的诗文,最早刊于光绪七年,名曰《爵梅吟》。尔后,陈伯严、叶德辉等递行刊刻,版本繁多。民国初年,杨度于北京法源寺掇拾遗稿,辑成《八指头陀诗集》十卷、《文集》十卷、《续集》一卷,称为法源寺刻本。1984年,梅季撰成《八指头陀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以法源寺刻本为基础,查遗补苴,点辑校正,厘清作品系年,是迄今所见最为完备的八指头陀诗文集。
    僧诗选本,今所见者约有十八种,盖可分为两类:一为合编僧人与文人的禅诗选本,以选禅诗为主,未拘限诗人的身份,如段小华《禅诗三百首选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二为专门的僧诗选本,主要有忏庵居士《佛教山居诗》、《续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陈耳东《诗情禅趣:历代高僧诗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吕子都《中国历代僧诗精华》(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廖养正《中国历代名僧诗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等。诸家选本各具特点,或长于注释,或精于编选,皆有助于僧诗的流播。但诚如李东阳所云:“选诗诚难,必识足以兼诸家者,乃能选诸家;识足以兼一代者,乃能选一代。一代不数人,一人不数篇,而欲以一人选之,不亦难乎!”(63)僧诗选本的精审与否,系于选家的学养根底和整体研究积累。因学界尚未整理出相对完备的明清僧诗文献,故以上诸家的编选视阈难免不受局限,甚至出现了仅凭一二总集即率尔选诗的现象。相较而言,廖养正的选本,所选五百余家八百余首诗作,多系选家爬梳第一手材料而来;同时,注释也颇为详尽,作者简介、诗歌题旨皆扼要精到,堪称目前所见较全面、完备的僧诗选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