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学术创新与“诗学隽语”的生成(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 蒋登科 参加讨论

    二、在表达方式上追求深入浅出的学术效果
    学术成果在表达上具有不同的等次。一般来说,学术成果的表达效果主要有四种情形: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深入浅出。每种情形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用明显不同。
    学术深度是所有学术研究都追求的目标。学术研究的深度是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及相关联的揭示,是学术创新的重要体现。学术深度有时体现在学术视野上,有时体现在观点的创新上,有时体现在表现的独特上……不过,归结到一点,学术研究的深度一定是和研究对象的特征、规律的发现、揭示有关。对学术深度及独特表达的追求往往体现学者的学术功底、学术智慧以及他们对于文化创新、传承的责任意识。
    深入深出的表达抓住了学术研究对深度的重视,但是在表达上往往使用别人难以理解、接受的方式,比如使用大量生造、杜撰的术语或者文字组合,把本来可以简洁表达的语句故意写得晦涩难懂。这中间可能存在缺乏学术自信,或者缺乏把从其他文化、语言中获得的学术感受转化为本民族学术营养的能力。而且,这种深度有时可能是虚伪的,是搬用别人的东西而没有经过消化,或者连自己都没有思考清楚但又觉得新鲜而交付读者的。这样的深度有时是经不起推敲和追问的。
    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是学术界历来反感的为学态度。“浅”是这类成果的本质所在,它们只是在常识或表面上做文章,难以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更无法把握学术研究的前沿。这类文章所表达的观点、采用的方法总是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缺乏新意,缺乏独特的表达,缺乏学术个性。对于浅入浅出的文章,明眼人一看便知。而浅入深出的文章则是利用一些流行的、引进的、杜撰的概念和词语,将本来很简单的问题说得玄而又玄,给人装腔作势的感觉。去掉这些华丽的包装之后,剩下的是没有新意和创造性的东西——这有点像市场经济时代的某些物品,比如月饼、茶叶之类的,包装很豪华,内容却很一般,甚至是过期的、有毒的、伪劣的。如果不认真推敲,甚至揭开包装,这样的东西很容易迷惑人。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大量的西方文艺理论被拿来,被一些学人囫囵搬用,就出现过一些浅入深出的文章。浅入深出和深入深出一样,都是在表象上做文章,其本质是对学术研究的不自信。
    学术研究的高境界应该是深入浅出,就是将深奥的道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深入浅出的学术研究体现研究者的学术自信,他们相信自己的成果是新颖的、独特的,不需要包装就可以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因而不用担心被人小看。这种研究在体现研究者学术担当的同时也体现出他们的责任意识,他们渴望新颖而朴素的真理被更多的人接受、传扬,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吕进在诗学研究中历来注重深入浅出的表达,在求实中创新,通过创新获得学术的生命力。“吕进的诗学研究所体现出来的求实意识是明显的。从文风上看,他的诗论追求朴实的风格,在表述上注意深入浅出,不搞新名词爆炸,不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吓人。从诗学观念上看,他不人云亦云,不追光,不趋时,不东摇西摆,而是坚持以诗的文体规律为核心建构他的诗学体系。”[5]
    对很多诗学观念和概念,吕进都通过对诗歌历史、文本的考察,获得了新的学术发现。但是,在表达这些新发现的时候,他从来不使用玄而又玄的术语来炫耀自己的高深,而是尽量以简洁、诗化的方式来表达,既揭示了诗歌艺术的本质,又非常切近诗的创作实际。比如他在谈到散文诗的特点时说:
    散文诗在音乐美、排列美上不如其他品种的诗那样严格。它有语言的自然节奏,而并无有规律的节奏;它一般有留恋非韵文的倾向。从音乐美的角度讲,散文诗有如舞台上的无伴奏合唱。散文诗不分行排列,分节全凭自然,从这个角度讲,它有如天上流云,有如山间小泉,无拘无束不尚打扮。
    因此,在诗的所有品种中,卷舒自如的飘逸美、疏放美是属于散文诗的诗美。[4]74
    对于散文诗的美学特征,吕进从音乐、排列等方面考察,将其概括为飘逸美、舒放美。这是符合散文诗创作实际的,也揭示了散文诗的文体本质。在表达中,他没有使用什么新奇术语,甚至为了配合诗歌的独特性而采用了一些比喻的说法。但因为揭示了研究对象的本质,看似浅显的表达并不使人觉得缺乏新意,反而觉得是一种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
    言不尽意是诗歌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诗歌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涉及诗人的内在体验,我们很难通过纯概念来描述这种现象。通过研究古代诗人、学者的成果,结合对诗歌创作的考察,吕进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如下揭示:
    在对于物质媒介感觉终止的地方,诗才真正开始。诗是心灵的艺术,它摆脱一切物质媒介的束缚,获得深远的情思空间。由于心灵化程度很高,所以诗是云中之光,水中之味,花中之香,女中之态,唯能会心,难以言传。诗是一种无言的沉默。[4]182
    这里讨论的是造成诗歌言不尽意特征的基本原因和具体表现。诗是诗人的内在体验,往往脱离物质媒介而飘忽不定,甚至是无边无际的,很难用规范的、格式化的语言将这样的体验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与陶渊明所说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刘禹锡所说的“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等具有同一性质。吕进以现代汉语来表达这样的发现,在遵循诗学表达的诗意特性的同时,适当加入学术性元素,新颖而别致,使普通读者更容易理解,提升了学术传播的可能性。在表达中,吕进并没有试图把这种特征描述完全,而是采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和并不纯粹的概念来侧面表达,使读者在领会其意旨的同时,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感觉力和想象力,通过感悟而在观念中形成属于自己对诗的理解。
    深谙诗之三昧,表达深入浅出,内容切入本质,是吕进诗学研究的重要特点。这样的诗学成果既符合诗学研究的规律,弘扬了中国传统诗学所特有的诗性气质,又结合了现代诗歌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比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同时借鉴了可以丰富和强化中国现代诗学发展的域外营养,因而出现了很多精彩的观点,出现了不少可以使人熟记于心的警句式的诗学妙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