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散文热潮并没有为散文赢得脱胎换骨的机会,反而因大量的非散文冲击,特别是消费社会的快餐文化在散文创作上泛滥成灾,媒介因为遭遇市场经济压力转而迎合通俗散文和非散文,以致淹没了艺术散文卓有成效的探索。对于散文的概念众说纷纭,散文创作的实际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反过来呼唤理论的建构。散文理论的滞后已严重影响到散文的创作与发展。 我赞成刘锡庆先生在《艺术散文:当代散文走向的审美规范》一文中为“艺术散文”下的定义:“创作主体以第一人称的‘独白’写法,真实、自由的‘个性’笔墨,用来抒发感情、裸露心灵、表现生命体验的艺术性散体篇章。”他明确指出:“‘艺术散文’已不包括客观、向外的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纪实文体和杂文、随笔等以议论为其神魂的艺术性‘说理’文体——但游记、散文诗,在其尚未完全独立之前却仍可暂含于其中。将来,艺术散文的文学、审美特性若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径称‘散文’即可。” 这样的尝试值得肯定。就应该把不讲究文学性的文章划出文学的范畴,以其他的概念给予命名。 这里不妨以我自己的散文创作追求作一个“标本”,来说明散文与非散文的某些特性:以有限的个体生命来敏感地、深刻地体验无限的存在,张扬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强调在场,就是写自己身体在场的事物,哪怕历史,也不是来源于书本,而是来源于现实的存在,哪怕只是一物一景,却是一个时空的物证,是时空连接的出发点,重视身体,身体生理的心理的反应是我得以体验世界、表现世界的依据;正是因为个体生命的短暂,才具有强烈的时空意识,才打通历史,连接历史,这里的历史不再是文字记载、不再是知识,而是从生命出发的一次更幽深的体验,如同从现实的层面打开一口深井;表现方式上重视东方式的“悟”;文字最大限度地逼近体验,语言是人的灵魂,其灵动像呼吸一样自然,像情绪一样起伏,像站在你面前一样真实,因此,独特、别样是必然的特性。 对于热度一直不减的文化大散文,很多已偏离了文学的大道,成为史料的堆砌。文化只有与个体的生命结合才是活的,那些活在每个心灵之上、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文化才是能够被感知的。否则,它只是知识,是脱离个体感知的抽象的文化知识,没有个人感知的历史文化抒写只是知识的传播,而非文学的性灵抒写。历史文化散文并非需要完整的历史,它可以是断续的、跳跃的,历史永远跟随着人的心灵意志,或者是时空的感觉,或者是一个抽象出来的象征符号,用它来表达心灵,表现消失了的生命现场等文学的命题,一旦脱离作者个体的生命体验去叙述历史,只是一种历史的抒写,哪怕借用了文学的语言与方式。 (作者为广东省文学院院长,散文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