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长篇小说为主体的纯文学阅读危机似乎越来越严峻的时候,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为主题价值,以血性、人性为叙事伦理的军事题材长篇小说,总是以其铁血情怀和钢铁旋律占有稳定的阅读市场,并因此在文学界赢得值得肯定的名声。但不容置疑的是,2014年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同样与近年的景象大致相同,获得文学界和读者共同叫好又畅销的作品似乎还没有浮出水面,军事文学的“高原”上依然期待“高峰”。 因为阅读的有限和视野的局限,笔者认为,2014年相对比较重要的军事题材长篇小说有军旅作家苗长水的《梦焰》、郑方南的《蓝军出击》、刘克中的《英雄地》、靳大鹰的《385高地》、衣向东的《向日葵》、韩丽敏的《七九河开》和地方作家何顿的《来生再见》、海飞的《回家》、范稳的《吾血吾土》、郝伟的《雪崩》、常芳的《第五战区》、周慧的《母亲行动》等。以上述作品为代表的军事题材长篇小说,作家们大多把文学的目光投向历史,投向20世纪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苦难和屈辱的抗日战争,而现实军事题材的长篇作品依然严重缺失。 在现实题材方面,获得第十三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长篇小说《梦焰》,是作家苗长水植根军队基层,以中国梦、强军梦为基底,把军队放置到数字化战争背景下,关注当下现实军旅生活,直面军事变革实践,浓墨重彩地展示人民军队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和当代中国军人奋斗“强军目标”的长篇小说,是一部让中国人长精神长志气的阳刚之作。小说塑造了新时期我军官兵的英雄群像——国际特种兵比武尖子的旅长魏建东、被北约特种部队授予“水下蛙人”荣誉称号的连长庄雷、爱好钻研军事理论的指导员刘晓光、在国外参加过猎人集训的班长陈辉龙、百发百中的狙击手副班长马超等等。这群官兵学历高,熟悉现代科技知识,有着全新的军事知识,智慧机敏、勇武刚毅,他们誓死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的意志坚不可摧,用青春和热血筑成了新的钢铁长城。《梦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部队、贴近现实,同时有机地将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作品不仅将现代战争的宏大场面呈现在读者面前,还对新时期我军和谐、团结的新型官兵关系作了生动真实的描写,将军事题材小说的表现空间和写作维度作了进一步拓展。在这个主题上,郑方南的《蓝军出击》是一部影视小说,从红军和蓝军对抗的实战化训练角度,对当下军事训练的改革和官兵观念的更新作了比较深入的文学表达,揭露了部队训练改革中的利弊问题。刘克中的《英雄地》写了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主题,那就是关于承诺——当战场上生死诀别的兄弟彼此承诺“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让死去的人死得有价值”,5个贴上了“军人”这一特殊标签的家庭,就开始了一段“信与不信”的价值和情义拷问。小说从男性视角叙事,主要围绕5个男人在“要情义还是功名,要兄弟还是女人,要反哺还是忘恩”中的情感纠葛,“透彻隐忍而充满辛酸剜中了世人的情感软肋”。诚如作者所说:“男人之间的情感有冰峰亦有火焰,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有硬汉铁血,有横刀相向,也有惺惺相惜”。于是,一群歃血为盟的铁血硬汉,一个不离不弃的战争承诺,一段生死情义的拷问救赎,一曲关于战争、英雄、兄弟、女人的血性传奇,在《英雄地》中铺陈展开。在“英雄娱乐化”的今天,寻求英雄主义的当下书写是当代作家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英雄地》蕴藏着底气、彰显着骨气、升腾着勇气、张扬着正气,是对英雄主义进行时代化书写的较好范例。 不可否认,关于抗日战争,长篇小说创作在主题、结构、文本等方面,至今仍然没有取得与战争的苦难相匹配的作品。过于陈旧的思维模式、过于单一的人物情节、过于逼仄的创作空间,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侵蚀着这一题材的文学创作力。应该说,2014年中国作家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努力。何顿的《来生再见》、海飞的《回家》和范稳的《吾血吾土》,把战争的目光投向了小人物,既没有受意识形态的拘束,也没有重复塑造“另类英雄”,而是共同观照了正面战场中底层官兵的人生命运,为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