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2014年诗歌:如何奉献一部诗篇(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霍俊明 参加讨论

    “诗歌与现实”的话题讨论持续升温
    进入新世纪,诗人与现实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得诗歌的现实感、人文关怀、及物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诗歌过于明显的题材化、伦理化、道德化和新闻化也使得诗歌的思想深度、想象力和提升能力受到了挑战。深入探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对于深入研究和解决当下诗歌写作中出现的种种切实问题,进一步引导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引领诗歌写作的先声,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价值和诗学建设性。2014年“诗歌与现实”这一话题在整个文学场域中全面展开,相关评论从诗人的写作身份、姿态、历史意识、现实立场以及现实生活和新媒体的挑战强调了讲述中国故事的困窘和难度。诗人如何在场而又离场,如何本土而又世界,成为文学的美学问题,也成为重要的历史问题。
    在第三届中国新诗论坛上,与会评论家就“诗歌与现实”的话题进行讨论。一部分学者认为,诗歌不能硬性而直接地与社会生活和公共空间发生关系,而应该保持其独立性和纯粹性。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新世纪以来的社会现实以及新媒体的发展对写作和评论的“现实性”提供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写作的现实性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在第四届中国诗歌节诗歌论坛上,来自大陆以及台港澳地区的诗人和评论家紧紧围绕“梦想与现实”这一主题讨论新的历史条件下诗歌与当下和现实的关系,诗歌如何反映时代、承担现实、深入生活。第八届天问诗歌艺术节以“让诗歌发出真正的声音”为主题,研讨当下的诗歌生态、诗人面对社会现实的责任感。此外,诗学专著《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生成》《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当代诗坛“刀锋”透视》《自由的诗》都对诗歌与现实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理思辨和现象分析。欧阳江河认为,诗歌不应该像其他“媒体写作”一样被文化和现实、市场等消费而成为“风格化景观”,应该具有痛感、尖锐性和现实性,应该对时代做出更复杂的观照,诗歌写作应该有宽广性和深度。吉狄马加在《诗歌在当下现实中的作用与诗人的使命》中认为,全球化时代语境下,诗人担负着建设人类精神家园、抚慰人类干枯绝望心灵的重要作用和使命,诗人是民族和时代的良心。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应该做一个行动的诗人。
    在关注新近诗歌写作与现实关系的同时,诗歌理论和批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新诗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如何能够取得公信力和大众共识度的问题。当下诗歌写作和诗歌批评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是乡村写作和城市写作的等量齐观,关注现实题材的诗歌大量涌现,并引起社会广泛的认知度,但也因为缺乏对现实的深入理解和诗歌的转化能力而导致类型、平面和浮泛。另一方面是诗歌批评和理论研究的自说自话,缺乏对当下诗歌写作现象的深入透彻的梳理、反思和总结,空泛地谈论诗歌美学,套用西方文论,对诗歌历史的掉书袋式的研究。2014年突然辞世的陈超的最后一本专著《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生成》强调,诗歌研究应该对现实问题予以关注和介入。在陈超看来,诗歌批评和诗歌写作一样都应该深入当代、介入当下的“噬心主题”,而深入当代和介入当下的方法则是“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和“求真意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