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散文创作形态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充沛,作家们的视线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写作直达人的内心深处。其中最动人的,是作家用真诚的写作分享对人生的体会。 2014年的散文创作,是作家们为读者奉献的一场精神盛宴,细细密密的文字里潜藏着的是一个大大的、实实在在的“人”字。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个人”与“国家”被紧紧联系在一起,个人的奋斗被鼓舞,个人的成功被赞扬,“个人”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和定义。散文创作也呈现出两个比较明显的写作路径,一是保持了传统写作特质的文化视角写作。这类作品有着文化散文的气度和格局,有着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是作家思考的结晶,承载着文学的教化功能。另一个方向则是平民视角写作,以普通人的心态和视角来看社会、看人生,写感悟、写情绪。这类作品更加突出“个人”,代入感强烈,容易引起共鸣。 近距离观察身边的农村 中国的农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变,这种变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在经历了最初的震荡后,作家们开始把目光从远方收回,回到当下,近距离观察和感受身边的农民。王月鹏的《血脉里的回望》讲述了作者在望庄拆迁工作组的一段经历和思考,用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的心态来看待一个当下非常普遍的现象——农村拆迁。作品中对人心的思考深入而独到,引人深思。朱强的《墟土》写故乡的最后一块处女地终于没能摆脱被挖开重建的命运,而与其相关联的小城历史也只能在县志里沉寂。作家一方面感叹面对乡村的转变只有观看和目瞪口呆的权利,还有悲伤和流泪的权利,但另一方面,也充分理解小城里热切盼望变化的人们。 铁穆尔的《蓝翅膀的游隼》关注现代游牧民族的生存变化。作家用深沉的笔调提醒我们,游牧民族与草地的关系就像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一样深入骨髓,而他们也同样正在经历撕裂的疼痛。冯秋子的《草原上的农民》讲述了被贫穷所困的草原农民不惜忍受自然环境的折磨和人们的恶意防范而偷偷进入草原“搂地毛”。作者亲身探访搂地毛的草原农民,倾听他们的讲述,用平视的目光观察他们的无奈境遇,让人感触良多。 赵瑜的《乡村阅微》不是回乡偶书,而是置身其中,讲述既现代又传统的当下农村中人们生活的变与不变。外部世界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但一些内心最深处的东西,比如情感方式、处世基本原则,其实一直没有改变。崔东汇的《马年耕田》把回老家过年称作“耕田”,是作者在亲戚中耕耘“心中之田”。作品对于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在农村的沿袭和固守的发现与思考,对于我们理解农村变化、寻找改变途径有一定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