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盛行对当代文艺生态产生怎样的影响? 当代文艺内在精神贫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拒绝与民族国家文学为伍就是走向世界吗? 当下中国“个人经验”式写作为什么惊人的雷同? 开栏的话 一种自信包容的文化必然尊重青年的体验与思索,一个面向未来的社会必然珍视青年的发现与发声。今天,活跃在学术研究界和文化批评界的一批青年力量,正在以他们的专业素养、现实情怀、思想锐度和理论锋芒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贡献他们创造性的活力与生机。 为搭建一方展示青年学术力量的平台,鼓励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研讨,本版从今日起开辟“青年文化论坛”栏目,欢迎青年学人从对当下文化建设、发展的切身体验和敏锐感知出发,捕捉文化热点和前沿问题,聚焦文化呈现背后的社会心理和时代症候,在理论与历史的视野中展开分析与研判,以真诚的学风、活跃的思考来助力当下中国的文化进步。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的市场化转型及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对当代文艺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部分作家、艺术家轻易被消费主义所俘获,走向了商业化创作。他们不断地被大众传媒转化为文化热点,参与到消费意识形态的运作过程中,并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几年作家对影视的拥抱、类型化文艺的流行、艺术家的代际标榜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当代文艺的商业化走向。尽管这种商业化走向可能带来一时的热闹,却放弃了文艺的精神理想和社会担当。还有一部分作家艺术家,尽管能够与消费主义保持一种紧张关系,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迎难而上,进入对资本和消费主义的全面省思,而是对其采取了一种简单的回避态度,并躲进个人营造的“纯艺术”幻象中,或孤芳自赏,或自我炫耀。如此姿态,或许可以保持个人的某种纯洁性,却无益于文艺的发展和进步。毋庸讳言,以上两种文艺生产方式是导致当代文艺内在精神贫弱,少有经典的主要原因。而如果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造就当代文艺经典,就亟须重建文艺创作的经典意识。 所谓经典意识并非简单地向西方的文艺经典看齐,更不是个人成名成家的野心,而是一种直面中国问题与现实问题、积极探索文艺新可能的自觉与冲动。在我看来,经典意识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意识,二是当下意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