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田建民:重读《墓碣文》(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长城》2013年4期 田建民 参加讨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婚恋角度解读作品的研究者,尽管看问题的角度和评判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但是,他们都认为古墓中的死尸象征的是鲁迅自己或鲁迅灰暗的思想意识,而墓碣上的刻辞是对自己内心的解剖或对自己灰暗思想及心理的批判。这些研究者立论的前提就是鲁迅有阴暗的心理和灰色的思想,而要摆脱这阴暗心理和灰色思想就要进行痛苦的自我解剖和批判。笔者认为这样的认识是为了解读作品而预设和夸大了鲁迅的阴暗心理和思想缺陷。鲁迅作为一个从旧营垒中走出来的坚定而清醒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在对封建旧文化的揭露和批判中当然也会反思自己所受的封建文化的影响,就像他在《狂人日记》中让狂人清醒地意识到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自己妹子的几片肉。但这种反思本身就是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清算与批判,不会造成鲁迅的阴暗心理和灰色思想。当时的鲁迅确实内心感到虚无与苦闷,但这种虚无与苦闷不是“由于个人主义思想所带来的空虚感觉以及作者同个人主义的意识作斗争而形成的”,更不是诗人自我道德谴责的负罪感或诗人等待“爱情的判决”时的矛盾焦灼心理,而是鲁迅在与封建旧文化的战斗中感到封建旧文化的强大和个人战斗的无力。我们知道,鲁迅在反封建文化的战斗中无比的清醒与豪勇,他以其犀利的笔锋借“狂人”之口揭出了封建礼教仁义道德背后掩盖的“吃人”本质,以细腰蜂残害小青虫的比喻揭破统治者愚民政策的真相,以治乱交替的史实论证出封建文化主导下的全部历史是“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作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循环等等。这些振聋发聩的揭露和批判可谓正中封建旧文化的命门与要害,然而,鲁迅与封建旧文化的战斗又犹如他描绘的《这样的战士》中左冲右突执著战斗的战士,他虽然真理在手且无比的坚毅、清醒与豪勇,然而所面对的是“使猛士无所用其力”的“无物之物”和“无物之阵”,即几千年来形成的以封建礼教为基础的强大的封建专制文化和由这些被封建礼教文化浸润入骨的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社会。虽然他准确地把投枪掷中了他们的心窝,即从他们仁义道德的表面,揭穿了他们“吃人”的实质。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而战士却“成了戕害慈善家等类的罪人”。这个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战士心中隐忍着的忧愤与悲哀,也正是当时鲁迅自己的写照。所以当时鲁迅心中的虚无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荒原意识,而他心中的苦闷与痛苦则是感到封建旧文化的强大和个人战斗的无力。鲁迅作为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思想的盗火者,一个以俯视的姿态启蒙人们做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意识的“真的人”的思想先驱,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阴暗心理和灰色思想值得作者这样痛苦的自我解剖和批判呢?况且,什么样的阴暗心理和灰色思想值得诗人把自己比成这样令人恐怖厌恶的破败的坟墓中的丑陋的僵尸呢?所以笔者认为,古墓中的死尸象征的不是鲁迅自己或其灰暗的思想意识,墓碣上的刻辞也不是鲁迅对自己内心的解剖或对自己灰暗思想或心理的批判。鲁迅当时正以解剖和批判传统封建文化为当务之急,所以笔者认为,破败的古墓中的僵尸象征的是传统的封建旧文化,而墓碣上的刻辞是对这种旧文化的解剖与评判。这样理解不但与鲁迅此时期批判封建旧文化作品的主题具有一致性,而且从逻辑上讲也顺理成章。因为在鲁迅那一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看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的思想文化是制约社会革新前进的最深的根源。他们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站在民族生死存亡的角度来批判旧道德和旧文化的。在他们看来,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旧文化早已成了破败的坟墓中的僵尸,已经毫无生机和活力。专制统治者和守旧的“国粹派”还要对其美化和赞颂,力图使这一僵尸文化死而不僵,用这所谓“固有文明”来钳制和束缚人们的思想,就犹如要活人永远拜倒在已经进入坟墓的死人的偶像前一样的无聊和荒唐。
    鲁迅的《墓碣文》,以一种“复调”式的写法,用三种不同的形象或声音来表现批判封建文化的主题。首先是已经进入坟墓还故作姿态死而不僵的僵尸,这是封建旧文化的象征:此外是窥探或凭吊古墓中的僵尸的“我”,通过“我”所见的古墓的阴森破败和死尸的恐怖丑陋营造出恐惧和神秘的氛围,表达出对古墓与死尸(封建旧文化)的恐怖和厌恶的情感:而第三种声音则犹如电影的画外音似的墓碣刻辞,以客观的盖棺论定的姿态对墓主人(封建旧文化)进行解剖和评判。以上我们解决了本文开头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即《墓碣文》中古墓和死尸象征的是什么和诗人要解剖或批判的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来看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墓穴的碑文即“墓碣文”所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的问题。
    墓碣的碑文分为阳面的阳文和背面的阴文两部分。我们先来看阳文。阳文主要是以下的两段话。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
    对于以上两段话,以往的研究者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不过,在众多的观点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认为这段碑文是鲁迅对自己或自己灰色思想的解剖与批判。如李何林把这段话解释为:“当别人在浩歌狂热中生活着的时候,我感到人世的寒冽。……当别人把现实社会看作是天上的乐园,颇为满意的时候,我看见这是地狱似的深渊。当别人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好的,我却对什么也看不上眼,认为一切都应该否定,在我眼里是‘无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虚。我认为只有否定现实,对现实‘无所希望’,才能‘得救’,也就是超脱于现实之外,实质上是绝望。以上这些消极悲观思想,是我的精神世界的游魂,化为一条口有毒牙的长蛇,不咬别人,咬了自己,我终被自己的消极悲观思想害死了。”⑩孙玉石则解读为:“他在热情地浩歌呐喊的时候,突然中寒得病,感到了周围环境的冷冽;昏迷的病中思想很乱,在追求天堂一般美好未来中看到了地狱般的深渊:在现存的一切事物中看到了一无所有的虚无:最后终于无法救治,在无所希望的绝望之中,由死亡而得到了超脱尘世苦闷的结果。……死去的游魂,化成一条口有毒牙的长蛇,这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这段文字蕴含着鲁迅的寂寞和痛苦之感。……他决心要像毒蛇自啮一样,对这些思想进行痛苦的解剖和批判。”(11)以上是从社会政治角度解读作品的学者对这段碑文所做的解释。下面再看从婚恋角度解读作品的学者的观点。李天明在解读《墓碣文》时没有对全部的碑文进行逐一的分析和解读,而只把碑文的前四句解释为:“在爱情的浩歌狂热之中,我在道义上患病:我在幸福的天堂窥见了他人痛苦的深渊。既然我得到了爱,我已一无所缺:我在无所希望的时候感情上获得了新生。”(12)胡尹强则把整段碑文解释为诗人复杂的恋爱心理。他把前四句做了如下的解读:“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浩歌狂热”是指“他和她自然陶醉在爱情的甜蜜和幸福中”:而诗人的“中寒”则是意识到爱情的前途充满无比的艰难和凶险:“于天上看见深渊”则是热恋中的两人有着生活在天上似的陶醉,然而却意识到了横在他们爱情前途的种种暗礁、陷阱和危机;“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则是,虽然诗人处于幸福的热恋中,诗人却从社会上所有人们眼神中看到“无所有”,即对这爱情的否定;“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则是,如果把爱情前途上所有的艰难险阻“都充分估计到,都摆出来,面对如此多的内在的和外在的阻力,我们的爱情好像几乎无法继续了,然而,这正是我们爱情得救的希望所在”!(13)而对“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几句话,则解释为:“就是鲁迅‘全露出我的血肉来’的执著的自我解剖精神的具象化。……如此无情地尽可能往坏的方向解剖自己,就仿佛毒蛇用毒牙‘自啮其身’,把自己啮得鲜血淋漓、不成人样,也就等于‘殒颠’了。”(14)以上无论从社会政治角度还是从婚恋角度对墓碣碑文的解读,均认为碑文是鲁迅对自己的自我解剖与批判,也就是说,均把墓主人看成了作者自己。笔者认为,启蒙是五四时期文化的主流,而鲁迅是当时启蒙文化的主将和先驱,所以以启蒙的视角来研究鲁迅这时期的作品可能更符合或接近鲁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如果从启蒙的角度看,用破败的坟墓与丑陋的僵尸象征毫无生机和活力的封建旧文化是恰当的。而诗中的“我”对其表现出的恐怖、厌恶及决绝地“离开”的情感和心态也是合于情理的。那么墓碣的刻辞,就是对封建旧文化的解剖和评判。以这样的思路我们先来解读一下刻辞的阳文。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这是鲁迅对封建旧文化主导下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行的总体把握、解剖和评判。在1925年4月29日,也就是在作《墓碣文》的一个多月前,鲁迅写了《灯下漫笔》。在文中,鲁迅以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主导下的中国历史史实为依据,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治一乱”的恶性循环规律,把过去整个中国的历史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所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就是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代。而“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用成语来说,就叫作‘天下太平’”。这就是所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一治一乱”的历史的恶性循环,根本上还是由封建的奴隶道德文化所决定的。鲁迅说:“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予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也就是说,正是由于维护封建等级专制制度的封建文化“将人不当人”才导致了这种历史“一治一乱”的恶性循环。“万姓胪欢”,“天下太平”时,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又开始潜生暗长,到一定时期又开始总爆发。即《三国演义》所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在这种封建专制文化的主导下,“万姓胪欢”的“浩歌狂热”之际已经“中寒”,即埋伏着再次“发病”——“动乱”的病根;于“天下太平”的“天上”已经看见了“动乱”的深渊。鲁迅在作《墓碣文》的前一天写的《失掉的好地狱》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作品描绘鬼魂们失掉了自己的好地狱。先是魔鬼战胜天神,收得天国,收得人间,也收得地狱。建立起由魔鬼主宰一切的统治秩序。后鬼魂们向着人间“发一声反狱的绝叫”。于是“人类便应声而起,仗义执言,与魔鬼战斗。……最后的胜利,是地狱门上也竖了人类的旌旗!”然而,“当鬼魂们一齐欢呼时,人类的整饬地狱的使者已临地狱,坐在中央,用了人类的威严,叱咤一切鬼众”。人类完全掌握了地狱统治权且威凌在魔鬼之上。“这是人类的成功,是鬼魂的不幸”。看,当鬼魂们反狱成功,如登天堂般一齐欢呼的“浩歌狂热”之际已经“中寒”,跌进了被迁入剑树林的中央,受永久沉沦之罚的“深渊”。这就是鲁迅对封建专制文化主导下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钱理群认为:“在一般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运动终点的地方,鲁迅看到的是新的斗争的起点;在一般人认为无限光明的‘黄金世界’里,鲁迅看见了新的矛盾,新的黑暗,新的危险;在一般人以为将获得永恒的‘天堂’里,鲁迅看见了‘死’。这就是:‘于天上看见深渊’。”(15)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这句话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鲁迅当时表现出虚无主义思想的根据。实际上这句话表现的仍然是鲁迅当时的精神文化的荒原意识,即对封建传统文化的认识、解剖与批判。就像在《这样的战士》中把封建传统专制文化看成是“无物之物”一样。表面上看,封建传统文化是那样深邃、威严而神圣。它打着仁义道德的虚伪的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而实质上除了“吃人”之外,“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鲁迅从总体上否定了过去与现存的社会制度、文化系统,‘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他就最大程度地卸去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在最大可能范围内,摆脱了古老鬼魂的纠缠,获得了‘创造’的相对自由。”(16)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句话表现的是对封建传统旧文化彻底否定、彻底推倒后的文化重构。即摒弃旧的文化传统,创建新的文化传统。这和五四时代的批判旧文化,提倡新文化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只有破旧立新,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即“将先前一切自欺欺人的希望之谈全部扫除,将无论是谁的自欺欺人的假面全都撕掉,将无论是谁的自欺欺人的手段全都排斥,总而言之,就是将华夏传统的所有小巧的玩意儿全都放掉,倒去屈尊学学枪击我们的洋鬼子,这才可望有新的希望的萌芽”。(17)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前面我们谈到,以往的研究者都把“游魂”看成鲁迅的思想或鲁迅自己,把长蛇“自啮其身”看成是鲁迅自我解剖与自我批判。笔者认为,这里的“游魂”应该是封建传统文化的化身。古代《易经》中就有“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其中的“游魂”就是指思想文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封建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学说,自西汉以来与封建专制帝制的社会体制紧密结合,衍变为封建专制体制的思想理论基础并借助体制的力量得以大大推广和传播。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三纲五常”等儒家教条丧失了体制的依托和保障。所以,鲁迅把与体制割断的旧文化看成“游魂”是合于情理的。中国古代以“龙”作为图腾,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中国古文化称为龙文化。龙的形状犹如长蛇,蛇也称小龙。鲁迅等五四启蒙思想先驱们认为封建传统文化是“吃人”的,是扼杀人生机活力的精神的毒素。所以鲁迅这里把封建传统文化的“游魂”化为口有毒牙的长蛇是很形象很贴切的。“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这三句话仍然是对封建旧文化的本质特点和最终命运的剖析和批判。封建旧文化教化或说施以精神毒害的目标是对内不对外的。封建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就是利用封建旧文化对自己的臣民进行精神的毒害和虐杀。在诸如“君叫臣死臣得死,父叫子亡子得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等等旧封建文化教条的教化或荼毒下,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实施了自我的虐杀。所以这种腐朽残酷的吃人文化终于由于它对自己民众的荼毒而走到了尽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摧毁,即“殒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