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新青年》“新诗歌”专辑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求是学刊》2013年5期第 高翔 参加讨论

    二、“新诗歌”专辑的前征象
    《新青年》对东北沦陷区诗歌颓势的评估,绝非是一时即兴之见,缘由在于诗坛不景气由来有时。在1940年“新诗歌”专辑出版之前,《新青年》曾于1938年7月号(通卷第77号)推出“新诗特辑”,初显了《新青年》诗歌编辑为振兴诗坛而做出的努力,鉴于本文的“新诗歌”专辑研究主体,且“新诗特辑”与“新诗歌”专辑血连脉通,笔者姑且称“新诗特辑”为“新诗歌”专辑的一种前征象。在对“新诗歌”专辑进行文本阐释前,对这一“前征象”进行解读是必要的。
    “新诗特辑”束集了七位诗人的十一首诗。其中衣冰(夷兵)四首、山军二首,其余里雁、也丽、寂秋、蕾、迟夜各一首。衣冰是当时诗坛极为活跃的诗人。仅据1938年《新青年》不完全统计,就刊有《绿色的笑脸》、《回归之歌》、《一样长短》、《寻》、《期望着的春天》、《复活》等多首诗歌。
    “新诗特辑”中衣冰的诗,多以故乡为主题。《乡愁》再现的是思乡之景,呈露的是怀乡之情。《单恋者》则抒发了对故土的爱恋和思念:那里有“苍老的山坡”,“没葬的骷髅还披着饥荒”,这情景在我“一颗中病的心”里,“印住了社会的模样”。诗人悲哀于自己是故国的单恋者,但却拒绝单恋者的称呼;虽然“国土的泥香和我疏远了,/然而我有不变的心情”。《归去乎》中,“我”向往着故乡甘果的美味,可惜“没等红透了青心”,就有“狂风把我卷去了”!“离乡后的日子”令“我”“嚼着不适味的苦果”。“我”期望清鲜的世界,然而,“有一片沉着的心情,/才会担重我的希望”。对故乡美的期冀与现世狂风的凶残杂糅其中,展现着一种独特的思乡情怀。里雁的《志所闻》以“所闻”命题,记述的是一个他人言说的故事。其所以能得到诗性传播,动人心魄的悲剧情节是始动之源。“全靠蛮力”吃饭的“汉子”,“勉强着抛开了孩子的纠缠”,“两只脚迈上征途”而“不敢回望故乡的天”。“一身疲倦一头汗”地在异乡拼命劳作,“受尽了苦痛与灾难”。尽管如此,只要“想着快要长成的儿啊!/两只枯瘦的手掌就生些工作的热”;忍受着“想要归去不能飞过山阻水隔,/六七个年头忍着没处诉的苦楚”。然而就在此时,“从东风里面飘来一纸家书”,传来“如一把利剑,一只箭镞”的噩耗:“无故葬埋了十三岁的孩子,/在故乡时常采野花的那个岭南山麓。”靠蛮力生活的“汉子”的人生“幻灭了”,“破裂了”,世界“渺茫”而“没有一些声息”,时空中唯有传来“那么微细,那么哀凄的音声,/‘好苦的儿啊!苦的儿。’”《志所闻》冲破了新诗的抒情性规制,将一个离家外出卖苦力的“汉子”的生活遭遇原生态地再现出来,融悲凄、哀痛于质朴、平实的语言中,复沓性的回环境象加重了全诗的哀冷氛围。
    “新诗特辑”所刊诗篇虽难说皆为佳作,特色也并不十分突出,但篇章之众却前所未见,《新青年》诗歌编者复兴诗坛的雄心于此可见一斑,它为此后出版“新诗歌”专辑的挽救新诗行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