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探索文学特性与规律的当代文学理论,其学科边界、研究视域亦随着当代文学的多元化不断拓展。这既是一种历史性进步,也带来了新问题。究竟当代文学理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存在哪些亟待反思的问题?学界应当如何调整研究思路,使之能够有效“回应”社会及文学的现实发展要求?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喜忧参半:学科边界被打破 毋庸讳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代文学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如,受新技术、新媒介影响,网络文学逐渐成为当代文学阵营中的‘新生力量’;而视觉文化的兴盛,也将大众带入‘读图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永清告诉记者,“总体来说,当代文学更多地被纳入到文化格局中予以审视,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赖大仁进一步表示,空前繁荣的大众消费文化与当代文学相互交叉渗透,不仅催生了多样化的文学形态,也使得文学的娱乐化及市场化倾向被推至前台。 面对当代文学的纷繁多变,以文学特性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当代文学理论亦需要革新。否则,其将失去自身存在的理由和合法性依据。 “大体而言,当代文学理论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视域转换和方法创新两个方面。就视域转换来说,当代文学理论更关注文学的生产和消费;而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和借鉴其他学科的范式对文学进行阐释,则是文学理论方法创新的重要特征。”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好哲表示。 赖大仁认为,当代文学理论努力引入各种研究视角和理论资源,不断打破自身学科边界,尝试对当代文学予以多层面和多维度探究,对于提高其学理内涵和阐释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这一尝试也并非全然值得欣喜。如果过于专注文化学转向或跨学科研究,有可能使研究对象过于泛化,从而导致文学理论基本问题被模糊或遮蔽。 舍本逐末:警惕“知识生产”偏向 学者们对于当代文学理论学科边界被打破有所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张永清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或跨学科交叉,需要把握好“意在繁荣而非唱衰”的边界;重在通过范式引进丰富理论体系,而不是通过涉足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削减文学研究的本质内核。 赖大仁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当代文学理论的创新性探索在汇入文化学转向和跨学科交叉的洪流之后,逐渐失去了其身为理论学科本应具有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成为一种多元混杂的“知识生产”。 “所谓‘知识生产’就是采集各种学科知识,并引入形形色色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再糅合某些文学理论元素加以拼装组合,生产出适合各种口味需求的‘知识拼盘’,摆下一场‘话语盛宴’。这种‘知识拼盘’看上去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实际上就是一种‘来料加工’式的机械制作,将一些零散化、平面化的知识进行堆集,缺失了理论研究应有的问题意识。”赖大仁解释说。 赖大仁进一步补充道:“这种‘知识生产’式的创新探索,无意去追问文学存在的本质规律性,也不打算对所谓元理论、元问题进行追根寻源式的学理性探讨;而是更多偏向对某些文学现象的顺应性描述或阐释;甚至还可能溢出学科边界,成为一种没有确定研究对象的‘泛理论’,在舍本逐末中削弱了文学理论‘立足之本’。” 破中有立:坚守人文价值 如何使打破学科边界的当代文学理论不变成简单的“知识生产”?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谭好哲认为,文学理论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不仅仅是陈述、说明文学事实,更应当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多元文化语境中,即便当代文学理论的变革探索更具包容性,也不能因此而放逐人文价值立场。倘若缺失了这一灵魂,其学科根基将会“松动”,所谓的理论创新也可能沦为“夸夸其谈”。 “打破学科边界只是确保当代文学理论不陷入封闭僵化的必要手段,却并非最终目的。破中有立方能在推动当代文学理论创新进程中有所作为。其中,人文价值是其不可缺少的因素和维度。因为归根结底,文学理论寄托着人们对于文学的价值诉求和审美理想。”赖大仁说,“身处知识信息爆炸的多元化时代,文学研究的良性发展所缺少的可能不是各种学科知识或范式方法,而是对价值方向的辨别、判断和思考。如若不然,当代文学理论将散落为对细节知识的考据式研究,无法对文学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做出有效回答。” “总而言之,从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态势来看,价值立场的迷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如何在当代文学理论的嬗变与创新中实现方法、知识和价值的有机统一,有待学界深入思考。”赖大仁建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