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特殊智识阶级”与“真的知识阶级”——鲁迅关于知识阶级的思考(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 胡梅仙 参加讨论

    
    知识分子做事是思考再三的,所以不免有行动上的延宕和犹疑。鲁迅又说他自己是知识分子,所以他对革命虽有向往,但如果让他坐在那里喝一杯别人调好的牛奶,他会更喜欢。他说知识分子什么都做不成,口气里有鄙夷知识分子之气:“还有知识阶级不可免避的运命,在革命时代是注重实行的,动的;思想还在其次,直白地说:或者倒有害。”[1]卷八,224鲁迅举了一个例子:“唐朝奸臣李林甫有一次看兵操练很勇敢,就有人对着他称赞。他说:‘兵好是好,可是无思想。’这话很不差。因为兵之所以勇敢,就在没有思想,要是有了思想,就会没有勇气了。现在倘叫我去当兵,要我去革命,我一定不去,因为明白了利害是非,就难于实行了。”[1]卷八,224-225“譬如中国人,凡是做文章,总说‘有利然而又有弊’,这最足以代表知识阶级的思想……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1]卷八,224-225鲁迅一面对真的知识分子是满腔同情并深切理解知识分子身心的苦痛以及作为先驱者的不被理解的寂寞,一面对作为普遍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这个阶层有时又失望。他说:“但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1]卷一○,40鲁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既有对知识分子脱离大众的批评,更有对真的知识分子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对于知识分子的自爱与对于知识分子行动能力的缺乏的敏锐感受,形成了鲁迅极为复杂的知识分子观。除了真假知识阶级和“特殊智识阶级”、“学匪”这些概念外,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探索是多重的,感情也是复杂的。就是对真的知识阶级,鲁迅也时常解剖他们身上的多疑多虑。
    鲁迅还注意到轻视知识阶级的趋向,特别是当民众发动起来的时候。鲁迅的这种顾虑在几十年后也成为现实,当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发往农村锻炼时,知识分子从未像那个时代一样不值钱,知识分子的尊严也被剥夺殆尽。鲁迅说:“‘知识阶级’一辞是爱罗先珂(V. Erochenko)七八年前讲演‘知识阶级及其使命’时提出的,他骂俄国的知识阶级,也骂中国的知识阶级,中国人于是也骂起知识阶级来了;后来便要打倒知识阶级,再利害一点甚至于要杀知识阶级了。”[1]卷八,223可以看出鲁迅对于“打倒知识阶级”、“要杀知识阶级”势头的忧虑。历史惊人地被鲁迅所预见,随后一系列的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压迫政策也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训。
    同时知识阶级也容易腐化变质,鲁迅说欧洲的作家往往是平民出身,所以也同样感受到平民的苦痛,当然能痛痛快快写出来为平民说话,待到地位增高了,同时却把平民忘记了,变成一种特别的阶级。现在贵族阶级不能存在,贵族的知识阶级当然也不能站住了。鲁迅提出了知识阶级的贵族化问题,这同知识阶级与大众的关系的问题是知识分子与大众关系的两个基本命题。连鲁迅也感到了阐释的魅惑。一方面知识分子是不满思考的苦痛的,同时知识分子又有矫揉造作的脱离民众的危险,要使知识分子深入民众,保持纯洁勇敢,保持延续这个民族的一切可贵的民间精神资源,知识分子必须与民众打成一片,但其结果可能是知识分子的民众化、去先锋化,知识分子变成庸人,知识阶级成为废墟阶级。关于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鲁迅在几十年前就警醒过我们:“他不看轻自己,以为是大众的戏子,也不看轻别人,当作自己的喽啰。他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我想,这才可以做大众的事业。”[1]卷六,104-105知识分子既不做大众的喽啰,也不做大众的主人。这样既保持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同时也避免了脱离人民的弊病和传统。鲁迅不相信那些称穷人为“饿人”、“破人”的知识分子能真正同情、理解、相信人民,不相信对工农的痛苦生活毫无体验的知识青年能够创作出无产阶级文艺,他劝有教养的青年去体验工农的生活,从生活中搜集题材,学习研究西方的文艺形式。当一个青年表示出对鲁迅无产阶级的文艺态度不满时,史沫特莱是这样写的:“我生平对专业化的知识分子抱有一种对立态度……中国的知识分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从来不从事体力劳动。他们的作品多半是无病呻吟、没有经验的虚构。讲到‘青年’这个词儿对他们来说,就是学生,惟有学生才是青年。对于工人和农民,他们保持一种悲天悯人、寄予同情,但自我超然、鄙视群众的态度。这一时期他们创造出的许多号称‘无产阶级文艺’的作品多半是一些东施效颦、粗制滥造的俄国式作品。”[17]6
    鲁迅不想叫别人去牺牲,但又说不要再爬进象牙塔和知识阶级里去,这里是针对知识阶级行动的犹豫所说的。“以生命来投资,为社会做一点事,总得多赚一点利才好;以生命来做利息小的牺牲,是不值得的。所以我从来不叫人去牺牲,但也不要再爬进象牙之塔和知识阶级里去了,我以为这是最稳当的一条路。”[1]卷八,229这是很奇异的,那么知识阶级将安于何地?这也许就是鲁迅所说的知识阶级的苦痛,不仅有来自于自身的苦痛,而且还有是否该唤醒民众,是否赞成去流血牺牲的苦痛。当然,爬进象牙塔鲁迅是坚决反对的,但不做象牙塔里专事研究的学者,是否就应该勇猛地投身于流血的革命运动?不要牺牲、不要躲起来也不要犹豫,知识分子此时的形态有些近似于漂浮的样子,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形态。知识分子的苦痛同时也在这里,大多数时候,知识分子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对各方面不满意,无法让思想处于自适状态。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可芦苇又是随风飘荡的,这也是知识分子不安状态的一种表现。芦苇虽随风飘荡却止于根,思想仍成为知识分子最坚定的安身立命之所。帕斯卡尔把人比作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形象,知识分子摇摆于各种思考之间,身心在各种风暴中苦痛,而真的知识分子最终还是会守住自己的根。芦苇是脆弱的却又是坚强的,是摇摆的却有自己立定的思想,这是知识分子与自身的独立品格相对立也是相对应的一种属于自己的状态。正如鲁迅所说:“还有,知识阶级对于别人的行动,往往以为这样也不好,那样也不好。先前俄国皇帝杀革命党,他们反对皇帝;后来革命党杀皇族,他们也起来反对。问他怎么才好呢?他们也没办法。所以在皇帝时代他们吃苦,在革命时代他们也吃苦,这实在是他们本身的缺点。”[1]卷八,225“所以我想,知识阶级能否存在还是个问题。知识和强有力是冲突的,不能并立的;强有力不许人民有自由思想,因为这能使能力分散。”[1]卷八,225这里的“能力”指的是一种集体行动的能力。知识和专制是有冲突的,因为鲁迅认为知识促使人思考,强有力不许知识分子思考,也可以说,知识和强有力的冲突即自由和专制的冲突。专制如压迫自由思想,知识阶级的废墟就会出现。“因为各个人思想发达了,各人的思想不一,民族的思想就不能统一,于是命令不行,团体的力量减小,而渐趋灭亡。在古时野蛮民族常侵略文明很发达的民族,在历史上是常见的。现在知识阶级在国内的弊病,正与古时一样。”[1]卷八,225“总之,思想一自由,能力要减少,民族就站不住,他的自身也站不住了!现在思想自由和生存还有冲突,这是知识阶级本身的缺点。”[1]卷八,226到底鲁迅是赞成知识阶级还是否定知识阶级,其态度也是矛盾多重的,鲁迅认为知识阶级的思想一自由,民族能力就要减少,这是针对中国当时的现实环境而说的。
    鲁迅认为知识阶级本身的缺点有两点:思想自由造成行动迟疑,能力减少;与民众脱离。他甚至怀疑“知识阶级能否存在还是个问题”,可他还是在呼唤真的强健的知识阶级,认为衰弱的知识阶级怕吸收新思想,假的知识阶级都不在他的谈话之内。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于知识阶级的矛盾态度,但其基本点还是对真的知识阶级的认可,还没到否定、打倒知识阶级的极端态度。知识阶级即使再有缺点,作为知识阶级的一员,鲁迅对于真的知识阶级是理解同情并维护的,对那些甚至要打倒知识阶级的宏论,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语气里是反对的。
    正如鲁迅所说,知识阶级既是思想的先驱者,又是犹疑的行动者。“由历史所指示,凡有改革,最初,总是觉悟的智识者的任务。但这些智识者,却必须有研究,能思索,有决断,而且有毅力。他也用权,却不是骗人,他利导,却并非迎合。”[1]卷六,104-105这是鲁迅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既不看轻自己,也充分尊重别人,既不要被人奴役,更不能奴役别人。权势易使知识分子失去骨头,大众易使知识分子失去清醒判断和流于庸俗,成为“大众的帮闲”。“主张什么都要配大众的胃口,甚至于说要‘迎合大众’,故意多骂几句,以博大众的欢心。这当然自有他的苦心孤诣,但这样下去,可要成为大众的新帮闲的。”[1]卷六,104-105鲁迅不但告诫知识分子不要做政治的帮闲,更不要做大众的帮闲。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在早期,鲁迅就对西方的自由民主抱着怀疑的态度,担心会出现“以众虐独”的危险。20世纪30年代,鲁迅在看到革命文学家意欲“获得大众”的强势下,不禁思考盲从大众的潜在危机。不做迎合政治、大众、商业、权势的新帮闲,这是鲁迅一贯坚持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思考成果。知识分子的使命是寂寞先知的使命,他们能自由思索、判断、抉择,不依附权势,不断用自己的权利,也不盲目迎合大众。这也许就是鲁迅心目中定义的真的知识阶级,这才是知识分子的完美人格,只有这样的知识分子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才可以做大众的事业。
    知识分子是人类自由、不断完满的添加剂,没有“有机的”知识分子,就不会有人类文化的生机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我总以为,人类社会所以产生知识分子,就因为它需要有人超越各种狭隘的功利关系,依照整个人类生存的需要来设计社会的蓝图。在这超越和设计的过程中间,知识分子必然会归纳出某种公理,从其中领悟到某种抽象的精神价值。他对这价值看得越清楚,就越会热烈地崇拜它,把它当作自己的守护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想征得它的首肯;无论发什么主张,总愿以它为出发点;无论流行风气怎样与它抵触,都虔诚地相信它——我们所以把一个人看作知识分子,就因为他有这一点理智的信仰,靠着头脑中那尊思维之神的鼓励,他能够在世俗潮流的冲击中站稳双脚,不为所动,但在那班识时务的聪明人看来,他正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迂夫子。”[18]39当代学者王晓明把知识分子的品格主要概括为对某种抽象的精神价值即理智的信仰的坚持,这种信仰不因任何流行的风气或主义而改变,是知识分子在人类的生存、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对某种近似于真理性的价值的信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