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迎向诗意“空白”的世界——论现代汉语新诗咏物形态的创建(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汉学术》2013年3期 颜炼军 参加讨论

    五、结论
    通过分析蝴蝶、古瓶、圆宝盒和旗帜等意象中的咏物形态,我们大致可见,在现代汉语新诗中物的诗意性形成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现代汉语新诗的咏物形态类型作简单的区分。五四以来形成两类咏物形态:一类在词语的建筑和发明中,寻找和经营“空白”,它们常以否定式和悖论式的修辞方式来进行诗意言说;一类则努力将来自革命的、民族主义或政治乌托邦的意义和声音本体化,作为咏物言诗的基础,这类诗在民族危机和革命话语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抒情功能。由于前一类咏物形态1949年之后被迫中断,导致现代汉语新诗诗意追求的中断或僵化,其直接影响,便是主体建设或修复的功能的弱化。后来朦胧诗与后朦胧诗中对咏物形态的再创造,便是这一已中断的传统的复兴。
     
    注释:
    ①这三个概念,分别是刘勰《文心雕龙》开始三篇总论的题名,堪称古典文学最重要的本体论基础。
    ②胡适《逼上梁山》一文中记述的此诗的写作过程可以为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③这种意义“空白”可以这么理解:五四运动中,经学系统作为信仰的依据被瓦解了,进入了众家平等的子学时代;白话文运动,将古典诗意栖居的语言形式瓦解了;天下帝国模式的解体,民族主义焦虑的上升等等,都造成了诗意的“空白”感。叶维廉在谈论新诗较之旧诗的新处境时归纳道:“由于传统宇宙观的破裂,现实梦魇式的肢解,与可怖的存在的荒谬感重重的敲击之下,中国现代诗人对于这种发高烧的内心争辩正是非常的困惑。”《中国诗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253页。
    ④据说中国第一个变为石头的女性,是大禹之妻涂山氏。刘禹锡有《望夫石》诗曰:“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作孤石苦相思。”李白、王安石等许多诗人都有过关于望夫石的作品。汉魏乐府《孔雀东南飞》中也有“心如磐石”之说,虽言坚贞,但也与伤心成石不无瓜葛。
    ⑤关于想象力,济慈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只确信内心感情的神圣性和想象力的真实性——想象力把它作为美捕捉到的一定是真。”见《济慈日记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王昕若译,第27-28页;从施莱格尔兄弟为首的德国浪漫派,到柯勒律治开启的英美浪漫主义批评传统,至现代诗人如庞德、斯蒂文斯者,都强调想象力对于不同概念的综合作用。
    ⑥张华[晋]:《博物志》(卷三)说,相传天河通海,有居海渚者见每年八月海上有木筏来,因登木筏直达天河,见到牛郎织女。
    【参考文献】
    [1]陈世骧.中国的抒情传统[C]//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
    [2]张潮.幽梦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30.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M].赵一凡,蒲隆,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49.
    [4]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M].顾嘉琛,译.长沙:岳麓书社,2005: 2-3.
    [5]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M].陈均,编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胡适.胡适作品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
    [7]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M]//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141.
    [8]爱莲心.向往内心转化的庄子:庄子内篇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83.
    [9]林徽因.山中一个夏夜[M]//林徽因作品新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18.
    [10]蒙田.论悲伤[M]//蒙田随笔全集:第1卷,马振聘,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4-7.
    [11]陈世骧.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M]//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55.
    [12]熊十力.原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74.
    [13]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M].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67.
    [14]卞之琳.关于《鱼目集》[N].大公报·文艺,1936-05-10.
    [15]冯友兰.新知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2.
    [16]约翰·伯格.抵抗的群体[M].何佩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9.
    [17]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M].冯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20.
    [18]瓦雷里.文艺杂谈[M].段映红,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33.
    [19]斯宾诺沙.知性改进论[M].贺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60.
    [20]E C斯坦哈特.隐喻的逻辑——可能世界中的类比[M].黄华新,徐慈华,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
    [21]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M].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5.
    [22]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1-114.
    [23]瓦雷里.瓦雷里诗歌全集[M].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82.
    [24]刘西渭.咀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91-95.
    [25]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252-253.
    [26]里尔克.永不枯竭的话题——里尔克艺术随笔[M].史行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123.
    [27]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2.
    [28]莫里斯·梅洛-庞蒂.间接的语言和沉默的声音[M]//符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6.
    [29]吴晓东.中国新诗总系: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52.
    [30]穆旦.穆旦诗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8-5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