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世界文学构成中国当代文学的背景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季进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中国文学之所以在海外影响力不尽如人意,其重要原因在于语言文化的天然隔阂。不同的文化传统、语言形式和叙事方式,决定了中西文学之间巨大的鸿沟。我们看来十分优美动人的篇章,也许在外国读者眼中是连篇累牍、不知所云的“天书”。译者也许可以费尽心思越过语言的关卡,但未必能跨过文化的鸿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西方对中国的兴趣从单一的政治与经济领域开始转向文学与文化领域。同时,中国政府实施文化输出战略,通过各种方式在世界上不断形塑自己的文化形象,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当代文学在国外的影响与地位有所改善,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中国当代文学是否“走向世界”,“世界”都已成为当代文学的深刻背景。
    中国文学走出边缘困境
    1949年以来,当代文学的英译与传播大概呈现出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政治性向审美性的转变。80年代以前,英语世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与传播,不少从属于“地区研究”或“中国研究”,往往将当代文学作为了解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社会学文献来阅读,一直到新时期文学的一些翻译,这种取向依然明显。这一现象在80年代有很大转变,英语世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更多地基于文学与审美层面的考虑,知名作家与代表作品得到较为全面的关注。二是从边缘向热点转移。长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只局限于很小的学术圈子,8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以及文学交流的频繁,中国当代文学也开始不断得到国际重要媒体的关注。三是从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呈现出多元的格局,从经典的纯文学到商业化操作的流行文学,各种流派、风格和层次的作品都有译介。当代文学翻译成为展现中国现实、透视中国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多向度的复杂意涵。
    总体而言,中国文学开始走出被冷落、被边缘的困境,显示出不一样的文学特质。但若冷静观察,可以发现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甚至是根本性的问题。首先是文学交流的不平等性。西方对中国文学的关注与熟悉程度,与我们对西方文学的关注相距甚远。西方出版社每年翻译、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远远无法和我们每年引进、出版的西方文学作品相比,西方对中国文学少有主动了解、热切拥抱的愿望。其次,虽然当代文学开始产生一定的国际影响,但在英语世界基本上还是小众化的文学,很难成为大众畅销读物。这与英美读者阅读的趣味直接相关,法文、德文、日文的作品翻译到英语世界,同样很难成为大众畅销读物。所以还需经过慢慢积累,不要急功近利,才可能逐步帮助西方读者认识中国文学。再次是中国文学本身的巨大变化,有时超出了西方理解与想象的范围。中国当代作家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国外的某种趣味而刻意改变自己。如果放弃自己的个性,成为西方所熟悉所想象的中国文学,反而会被西方所忽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