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从语言学角度介入文学研究 汉语韵律诗体学投石问路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孙妙凝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三言诗何时产生?骚体的韵律格式是什么?为什么骈文以四六为主?为什么四六只能成文而不叫诗?这些文学史上重大而有趣的问题,曾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研究者。
    三言诗何时产生?骚体的韵律格式是什么?为什么骈文以四六为主?为什么四六只能成文而不叫诗?这些文学史上重大而有趣的问题,曾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研究者。
    近年来,一种前沿性交叉研究悄然兴起,文学研究者尝试利用西方语言学理论工具对汉语诗歌进行“解密”。语言学与文学的“联姻”能否解答文学史上的难题?是否将会由此催生新的学科?记者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新理论工具为汉语诗歌研究带来活力
    在我国,运用语言学知识研究汉语诗歌并非新事物。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教授冯胜利表示,汉语诗歌研究将会有新的起步,原因是有了新的理论工具:韵律学、语体学、语言类型学。
    冯胜利告诉记者,就韵律学而言,以往诗歌韵律研究关注的对象是押韵、节拍和平仄。最新的韵律学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诗行中每个不同词性的韵律组合变化情况。1975年,美国学者里博曼发现了人类语言中节律的一个重要法则——相对轻重律。人说话有节奏,而节奏是由单位组成的,其中最小的独立单位由“轻”和“重”两个成分组成。一轻一重组成的节律单位叫做音步。韵律的轻重原则、韵律的音步原则,以及音步的组向原则,使我们对汉语诗歌的构造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诗律的分析也可以有新的突破。比如,古人所谓“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殊异”。五言诗为什么是2+3而不是3+2?七言诗为什么是4+3而不是3+4?正可以用相对轻重律的原理进行解释。有了韵律法则这个工具,不仅可以分析诗歌和韵文,还可以借此分析散文。
    除此之外,语体学、汉语类型演变这两方面的理论成果,也为观察汉语诗歌从古到今的变化提供了新视角。如果把这些新现象汇集到一起,或许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学科——汉语韵律诗体学。
    “中国古代的声律学和音韵学研究已经有一个传统,‘相对轻重律’能否取代或者补充前人已有的理论?我很愿意尝试。”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冯蒸告诉记者,汉语语言存在韵律性是一种客观现象。语言学家利用语言学背景,结合汉语语言的实际,提出汉语词汇和语句的韵律学理论对语言学的发展也是一大贡献。如果能在已有的诗词格律体系框架下做进一步推进,将会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诗歌研究应回归语言
    冯胜利告诉记者,近年来受西方学者影响,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将研究重点集中在思想性和社会性上。事实上,中国本土语言学者大可不必步西方后尘,而应发挥语言优势,通过语言分析深入探寻文学的本质。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敏俐认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要对其进行分析,需要从语言切入。诗歌讲究语言的结构韵律、词语的搭配。语言、音乐本身的节奏韵律对诗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把诗的语音形态、歌唱形态综合起来,才能看出语言对诗歌的影响。
    “王力先生曾对诗词韵律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后来由于学科分类的细化,这种研究接续者不多,理论范畴也局限在语言学领域。汉语韵律诗体学研究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少华说,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本身,有其特定的研究目标和方法,把握文学发展脉络最终需要回归语言。抛开文字的修辞、音节、韵律,以及词汇搭配问题,恐怕很难揭示文学的本质。
    文学研究套用语言学理论有待实践检验
    从语言学的角度介入文学研究或许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但就目前来看,汉语韵律诗体学研究还处于投石问路的阶段。语言学和文学研究的结合是否可能,还有待学界进一步尝试和探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一部分学者表示愿意尝试这种新的理论工具,但是也有很多学者,特别是从事传统诗歌研究的学者,并未十分留意此项研究,遑论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呼应或质疑。
    为何这样的新方法、新路径在学界呼应寥寥?一位学者告诉记者,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传统的文学研究者对这种路径非常陌生;二是目前的研究成果更多是以新的话语阐释旧的问题,语言学介入文学之后,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文学的问题还有待讨论。
    “目前的研究企图打通古今,以探寻古今诗歌的普适性规律。这也许比较符合语言学的研究路径。但对于文学研究而言,我们往往更强调汉语诗歌的独特性。如果一味去找寻汉语和英语在韵律和语法上的公约数,汉语独特的个性可能反而无法凸显。”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告诉记者,“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体现属于语言、民族、地区的个性色彩。这就是语言学和文学两个学科的深层内在矛盾。”
    对此,冯蒸认为,任何现代理论都有科学性和人文性。西方音韵学理论比较发达,人类的语音构造有共同性,将其运用于汉语,方向值得肯定;要注意的是,中国诗歌有千年传统,在运用西方理论时,需要与汉语结合,与汉语人文性相结合。能否完全套上,有待实践检验。
    赵敏俐告诉记者,从语言学角度切入诗歌研究很重要,但这不意味着做单纯的语言学研究。而应该利用语言的工具探讨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审美效果,为什么会产生此种诗歌形式。这样才能使得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