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最好不相见》还原仓央嘉措传奇人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海南日报 何勇 参加讨论

目观图书市场,写仓央嘉措诗与情的书不下十种,但是记录他身世及传记的图书少而甚少。刚刚上市的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最好不相见》中用44个片段故事:痴情卓玛、曲松河畔、拉萨女孩、布达拉宫等到最后的尘埃落定,让我们看到了仓央嘉措一生的命运。这本书通过对仓央嘉措一生的真实还原与描述,揭密了仓央嘉措的传奇人生。文中处处真情流露,读起来令人感慨良久,给人一种在锦缎华服上舞弄指尖般的阅读快感。

是诗歌?是小说?是传记?

是!又不仅仅是!单纯地以哪种体材来定位《最好不相见》这本书,都显得很苍白。《最好不相见》的作者傅林作为当代诗人,这本书的每一章节里都有他优美的诗歌,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歌功力。甚至不少章节都以诗歌为开篇,把读者引向那诗歌般唯美的语言环境;以小说的叙事风格来描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传记般的记录方式,记录仓央嘉措那短暂的活佛经历和旷世流传、热情似火的诗歌,还原历史的真实和厚重。

在本书的叙事上,作者通篇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仿佛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把读者带到了几百年前神秘的布达拉宫,见证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和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虽然《最好不相见》以仓央嘉措的成长经历为叙事主线、以封建农奴制下西藏各股势力的政治纷争为矛盾突破、以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为铺垫。但是,我认为,《最好不相见》这本书里,包含了很多种的爱,作者也试图诠释这各种的爱,来给读者以启迪和感悟。

虽然我们如今无法去考证几百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但是通过本书的诗歌,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本书对“爱”的描述和感悟,却让人回味无穷。这其中包含了父子之爱、夫妻之爱、朋友之爱及恋人之爱。每一种爱都让人感到真实、自然,以至于失去爱的时候,又是那么的痛彻心扉。

父子之爱含蓄而丰满。儿时的仓央嘉措,在与父亲扎西丹增一起在曲松河边放牧,父亲对儿子的爱都融化在一首首高亢的情歌里,也无形地影响了儿子对于诗歌的理解。而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成为小仓央嘉措记挂苍生的缘起。

夫妻之爱平实而绵长。仓央嘉措的父母扎西丹增和才旺拉母,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生下仓央嘉措,虽然生活艰难,但是夫妻恩爱,把简单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给了幼年的仓央嘉措世界观的树立奠定了基础。

朋友之爱义薄云天。与其说小喇嘛桑吉是仓央嘉措的仆人,倒不如说是仓央嘉措最可信赖的朋友。在布达拉宫那个囚禁身体的金色牢笼,桑吉是最能理解仓央嘉措的人,而仓央嘉措也从来没有把桑吉当成仆人。主仆两人互为朋友。即使在仓央嘉措最为困难的时候,桑吉也能舍身相救,带着仓央嘉措逃离世俗的纷争、寻找心灵的净土。

恋人之爱荡气回肠。不论是仓央嘉措与卓玛之间年少时的懵懂情怀,还是与仁曾旺母那传奇般的相遇、相恋,让读者为“有情人未成眷属”感到惋惜和同情。卓玛以死殉情,而仁曾旺母不顾一切地寻找心上人,将最后一丝气息留给心上人,更是让人为之纠结。

在我看来,仓央嘉措第一重身份是个有血有肉的男人,另外一重身份才是被安排好的、无力反抗的宗教的领袖。在那个封建农奴的社会,仓央嘉措被卷入了宗教、政治的漩涡而无力自拔。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他有着寻找幸福和对忠贞爱情的渴望。为了爱情,他可以抛弃所谓的权利。也是爱情,激发了他作为诗人的潜力,才有了流传至今的那一首首经典的诗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