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写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足。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埋首题海,语文基础训练未受到充分重视,基础写作训练弱化;高等教育阶段重外语而轻中文,本末倒置;研究生阶段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不重视论文学术规范和写作技巧的培养,这就导致许多研究者文字功底和写作水平先天不足。 其次是论文审查机制和监督体系不健全。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高校或科研院所为完成招生指标,一再降低招生门槛,一名导师带数十个研究生、不懂学术的社会名流兼职研究生导师的现象已司空见惯,这就很难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难以达到高校研究生毕业所应有的论文质量要求,这就势必会产生很多学术垃圾。研究生论文写成后,一些导师忙于自身业务而无暇顾及学生的论文,缺乏必要的指导和修改。 再次是部分研究者学术态度不严谨、根基不扎实、学术素养不过关。一些研究者做学问缺乏科学精神和基本的学术素养,论文写作不合规范,行文表述没有章法,各类语病层出不穷,甚至东拼西凑,随意捏造数据、篡改材料,妄下结论。 最后是受学术界重质轻文风气的影响。当今学术界存在着重视论文观点而轻视文字表述的倾向,久而久之便形成重内容轻形式的不良氛围,这种学术风气反过来又会影响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 古语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没有良好的论文写作功底,其学术道路必然会越走越窄。唐代散文家韩愈主张写文章应文从字顺、章妥句适,今天看来依然重要。学术语言要精练准确,表述应不枝不蔓,文辞须言简意赅,不因文造词、以辞害意,力求文质彬彬。“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论文写作要做到文从字顺,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要改变目前学术论文语病百出的局面,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义务教育阶段就抓好语文基础教育,重视写作训练。在高等教育阶段,各个高校要普及大学语文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培养学生基本的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技巧。同时注重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加强学生学术自律意识的培养,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二,健全学术论文的审查监督机制,加强对学术论文的监管,尤其是研究生的论文,导师应加强指导,管理部门应强化监管,有问题的学位论文,应追究作者、导师、培养单位的责任,加大惩处力度。 第三,研究者应勤练内功,多读、勤写,通过写读书笔记、学术札记,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写作功底。 第四,学者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笃实的治学态度,注重论文的语言表述,行文要合乎逻辑规范,养成良好的行文习惯,成文后要仔细校对,尽量减少错别字等低级错误。 第五,进一步规范学术论文的文字表述,加强引导,倡导形成文质并重的论文写作风气,营造注重论文表述的良好学术氛围。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