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看书,为自己也为下一代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新京报》 郑雪梅 参加讨论

    女人的感性体现在方方面面:看报,为高耀洁、王飞越感动哽咽;逛街,为小店里绣着花花鸟鸟自然味十足的家居饰品留恋不已;读书,沉浸书中,融入女主人公的生活中,用她们的眼睛看周围的风景,用她们的心去爱周围的人……
    曾经为两本书中的女主人公的死哭得非常 悲痛,宛如自己的一个亲人死去。一本是《穆斯林的葬礼》,韩新月的死,另一本是《普通人狄蒂》,狄蒂的死。两个人都是青年早逝,一个是病与爱的痛,一个是劳心劳身的疾。
    小时候,家里不是书香门第,书自然缺乏,除了上学时看的语文书及课外阅读之类的书籍,周围再没有别的书。父亲其实是爱书的人,他买过一套《红楼梦》,其时我上小学,有空了就捧着《红楼梦》看,不是从头到尾看,是翻到哪页看哪页,小学毕业时,也差不多从头到尾都看完了。年幼无知时看热闹,现在想来,这个小学五年看了一部《红楼梦》的经历对我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对文字的爱好好像是忽然间在某一刻里迸发出来的,这一刻,决离不开小学五年一部《红楼梦》的积累。
    后来,父亲在我的中学课外阅读本里看到了杰克·伦敦的《一块牛排》,看后赞叹不已,为书中人物心理刻画的入微入实。我从内心深处赞同父亲的看法。后来,我为父亲买了一本杰克·伦敦的小说集,包括《热爱生命》、《野性的呼唤》等,常常拿来看,常常陷入那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人的求生潜力中去。顺理成章,自己也爱上了杰克·伦敦。
    大学时真正自己买书,受了一位大学好友的熏陶。买的第一本就是斯坦贝克的小说集,其实那时我对他毫无了解,也从未看过他的书。买书纯属冲动,也可能就是一股积蓄良久的对书的渴望的行为爆发。相信那时无论碰到什么书我都会买的。庆幸的是,斯坦贝克的这本小说集里有《愤怒的葡萄》,我非常喜欢。写得虽然是艰苦而颠沛流离的生活现实,但传达给人的却是坚韧、乐观、抗争,以及打破家庭领域在更广的范围内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人性中美的精神。
    整个大学期间,与爱书的好友常常去旧书摊淘书,淘得最多的是童话书。小时候没有看过童话书,大学时“恶补”了一通。书虽然旧,但印刷、装帧、校对比现在的很多书都严谨有序,尤其校对,现在出版的书通篇没有一个误点的几乎没有。记得淘过一本《德国童话》,不同于《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这里面的童话都比较长,故事情节温馨而贴近当时的现实,让人觉得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让人有参与其中的想法和冲动。
    现在依然常看少年朋友们的书,藏有各种各样的流浪记本,最喜欢《苦儿流浪记》,不仅仅是苦儿最后找到了自己的母亲,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好的结局。我感动他在寻找这个结果的过程中经历的一切苦难、碰到的所有善良的人……那个时代,那个国度,那份时而无忧无虑、时而陷入困境中的不可知的生活,都令我心动。
    去年“非典”前,我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一则消息,有关一个德国人在中国广西一个贫困山区进行素质教育的报道,从那里知道了早已风靡世界的“蒙氏教育”,马上被吸引住了。其时临“五一”长假,一霎那间产生了趁五一去那个地方实地看看的念头,说干就干,随后的日子,制定了详细的出行计划,具体到到什么地方找什么人,每天的行程安排等。可是天不遂人愿,“非典”全面爆发,哪儿都没去成。虽然没去,以后可就留心“蒙氏教育”,后来搜到了蒙台梭利的《三岁决定一生》。从得到这本书的信息到真正拿到书,等待了大概有半年的时间,难得!
    刚看了一点点,感觉只有一个:震撼。看着书,感觉儿童与成人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就好像所有的成人都没有从儿童时代过来过!这样说不是不理解作者的理论,而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对固有理念的颠覆。大多数成人都会认为儿童什么都不懂,“年幼无知”嘛;儿童的所有东西都是成人教的。但是,从“蒙氏”理论中,却明明看到儿童恰恰完全是靠发挥“自主学习”的天性来学习认知他周围的世界的,他们在懵懵懂懂不知不觉玩着笑着哭着中学会了语言,学会了辨别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当儿童变成了成人,就完全丧失了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学习的“敏感期”只存在于儿童时代。
    准备继续看下去,为自己也为下一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