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文物鉴赏 >

从燕京八绝品古今“京作”匠心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张婷 参加讨论


    北京的建都史已有近900年,因独特的地域优势,自元代起便召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为宫廷服务。各地手工技艺的精华由民间汇聚到北京宫廷,在不断地融合与升华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极具“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品,直至清代达到了中华传统工艺技术的高峰。其中,玉雕、牙雕、景泰蓝、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京绣和宫毯这八大工艺门类是清宫御作的翘楚,被后人赞誉为“燕京八绝” 。
    8月9日至11月9日,由首都博物馆、北京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主办,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公司协办的“匠心筑梦古今——燕京八绝”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展厅中,展出的276件(套)作品既有来自古代和民国时期的展品,也有当今大师和学生的作品。唐人张祜曾有诗云:“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燕京八绝亦是如此,精湛的技艺、上好的原料固然令人眼界大开,更让观者动容的还是古今匠师那颗追求极致、守住清寂、敬畏自然的用心。
    2006年至2008年,燕京八绝先后有七绝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京绣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保护、传承和发扬北京的手工艺精髓,让人们重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此次展览中,不仅详尽展示了燕京八绝工艺来源的历史文物、近现代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以及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学生创作的新派作品,还配合现场展示、多媒体播放等多种互动形式,在解析其历史传承、工艺技法及其背后故事的过程中向人们讲述燕京八绝的前世今生。
    随着时代的更迭和商业化生产的普及,精工细作的手工艺品离我们的生活似乎渐趋远去。而一物一世界,通过燕京八绝华丽的表象,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心手相传的造物真谛,和一位位匠师平凡却丰满的生命。“绝技”与“技绝”的转变只在弹指一挥间——传统与时尚、手工与机器、昂贵与平价、古法与科技,面对这些看似矛盾的命题,人们或许会有更加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盘金绣云龙纹戏衣(民国) 首都博物馆藏
    西周时期,我国先民就已经将刺绣运用到丝织品上,北京地区在汉代大葆台汉墓、老山汉墓出土了多件刺绣残片。京绣真正成为宫廷刺绣,则是因辽代在南京设立绣院而确立的。随后,元代起宫廷服饰开始用金银线进行刺绣。明清两代,全国各地的刺绣高手汇聚于宫廷,使得京绣有条件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嵌螺钿广寒宫图漆器残片(元) 首都博物馆藏
    金漆镶嵌是以木胎成形、髹漆,再在漆底上运用镶嵌、描金、贴金、戗金、雕填、描绘等手法进行装饰的华美漆器。从元代起,达官显贵就十分喜好螺钿镶嵌。这一时期的螺钿由厚变薄,开创了“软螺钿”的新工艺,呈现出奇幻、绚丽的艺术效果。明代迁都北京后,在皇城内建立了专门为皇家服务的漆器作坊——果园厂。这里主要生产戗金漆、描金漆、雕填、螺钿漆、雕漆等作品,产量不高但件件精品,因此格外珍贵。
    
    五龙图盘金毯(现代) 曹艳红设计 王国英制作
    宫毯以羊毛、蚕丝、金线、棉线为主要原料,经纬线交错为毯身结构的传统手工织毯,堪称“经纬线上的格律诗” 。元代北京的青塔寺就是专门织造宫廷用毯的地方。明清两朝沿袭元代的织做工艺,并向精细多样化方向发展。1903年,清廷在北京设立地毯传习所,由宫廷技师传授技艺。宫廷的织造技艺和图案,才得以与民间地毯织造技术相融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