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为何成“海待” 前两年,“海归”炙手可热,似乎只要到国外“镀”上一层金,回来就可以“卖”出个天价。集星联合电子科技公司董事长陈胜军认为,这不应是一种常态,“海归”的局部过热,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前几年互联网泡沫膨胀,在信息技术领域,人才的行情飞涨 ,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人,因为能带回新的技术和理念,成了被追捧的对象,以致一些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开口就要几十万元年薪。二是一些私营企业前两年在寻求突破的过程中,感觉国内高级管理人才缺乏,直观上认为留学生经验多、见识广,对“海归”有一定的盲目崇拜。三是部分投资者并非专业投资者,认为海归联系广,能做成事,就追捧他们,让他们半创业半打工。 从2001年开始,互联网开始降温,国内外的技术发展趋向同步,至少就刚毕业的“海归”而言,优势已不再明显。而很多企业和投资人在经历了泡沫经济的挤压之后,对“海归”的评价与使用也逐渐趋于理性。 据人事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截止2003年底,中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58万人,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回国工作的留学生已接近16万人。由于种种原因,一度炙手可热的“海归”,如今笼罩在他们头上的光环正逐渐褪色,部分“海归”面临着成为“海待”的尴尬。 在北京近期举办的一次留学人员招聘会上,中关村有家软件公司报出月薪2500元的条件,居然引得“海归”们争相竞聘,这与以前几十万元年薪的行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在湖北,20多名留学归来人员,半年一个也没找到工作,“海归”碰到了就业难。事实上,全国2004年将有280万名毕业生,到目前与用人单位签约的只有50%,在前程无忧公司370万份简历里,有8万份是“海归”的。这样也就说明,“海归”在一段时间没有找到工作,本身与我国现阶段整体的人才供需环境是一致的。 新东方文化研究院院长徐小平认为,“海归”的大量涌入和各地对留学生归国创业的鼓励使创业的门槛降低,竞争更激烈了,自然就业成功率也会下降。当前“海归”求职难,是市场机制作用下正常的回归。他分析指出,三大原因是造成当前留学生待业的主要原因: 一是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空白的“海归”。拥有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国际视角是“海归”们独特的优势,但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需要转化为实践的知识运用。泰来猎头公司负责人纪云介绍,无论是向企业推荐还是企业前来招聘的人才,有工作经验、特别是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都是首先考虑的人选。不少企业更愿意选择国内的高级人才,因为他们在薪酬上不会像“海归”那样动辄上万的开价。 二是混水摸鱼的“方鸿渐”。一些从国外“野鸡”大学甚至是短期培训班拿到一个洋文凭的人,很难说有什么真才实学,更别说能征服用人单位了。 三是浮躁的“淘金者”。一些“海归”人员没有在祖国扎根的思想准备,抱着回国内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这样导致决策短期化。 南开大学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刘秀茹认为,水土不服也是造成“海待潮”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时间在国外学习、工作的“海归”,对中国的发展现状不熟悉,难以适应现实情况。如在外国不讲人情,只讲规则,但国内是讲关系、凭人脉,留学生往往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归”人员迅速发挥出自己的才智。 随着国内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可替代“海归”的人才逐渐增多。同时,国内企业对“海归”的认识日趋理性,更加看重真才实学,不再盲目追求洋文凭也是造成“海待”现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白春礼指出,“‘海待潮’的出现并不奇怪,它实际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是金子就会闪光 2003年,不少“海归”一夜之间成为“海待”,业内人士分析:“海待”现象将在2004年继续上演。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指出:当前国内对优秀人才包括海外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决不会有“过剩”的问题。 他说,100多年来,留学生在发展中国科技上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在现阶段,从国外引进高水平的人才,仍然对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会带来知识、技术,还会带来管理经验,带来海外的销售渠道。对这样的人才,我们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而且我们还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包括主动走出去,把他们请回来。 以北京市为例,来自市统计局的消息说,2004年北京市在新增就业岗位中,须聘用海外留学人员1799人,其中,占大头的依然是对“海归”有强烈需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许多地方,“海归”争夺战在继续,为吸引“海归”,原有的优待不仅没有降低,更增添了许多“花色”。 “海归”已经成了“科教兴国”的重要参与者。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近日谈起过一个有趣的“50%现象”:根据科技部的有关统计,在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有50%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是归国留学人员;在政府科技部门司局级领导中,有50%以上的是归国留学人员;在2003年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中,有50%以上是归国留学人员,而这个比例在年轻人中是100%。 俗话说,是金子就会闪光。大多数留学人员对“海归”变“海待”的现象表现得相对平静,从美国马里兰州留学回国的钟先生说:“是金子就会闪光。现在这种情况,我觉得一是个别的,二是暂时的,三是因为供需双方没有对接好。一些留学生在国外呆了多年,对国内情况不那么熟悉了,要想很快找到合适的岗位恐怕是有一定困难。而对用人单位来讲,也许本来就只是月薪偏低的岗位缺人,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你多优秀的人才,去了也只能给这么多。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说海外人才‘贬值’至那样的程度,我看有以偏概全之嫌。” 回国过圣诞节的王舒认为,人才市场开放之后,带来的必然是“流动”和“对接”。“流动”和“对接”是需要成本的,这成本包括精力和时间,不能期望一蹴而就。相信在国外找过工作的人应该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心理准备。 周光召院士说,在海外留学的人自然会有不同层次,但是我想大多数海外留学人员都是非常努力和优秀的,是有真才实学的,只要他们愿意回来,肯定能找到适合他们的位置。一出洋学堂就成为被追捧的对象,这样的情形会越来越少。是金子就会闪光,真正的人才不会贬值。 “海待”还要待多久 教育的回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国外学习两年,学费、生活费要花十几万、几十万,可回国后月薪才两三千元,这样的投入产出比,让“海待”心理上产生了巨大落差,更让“海待”的家长们着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海归”人才也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市场,适应改革开放这个大环境,加强供需双方的对接,努力把自己推销出去。干任何事都要有个过程,更何况是刚回来的“海归”。美国本科生找工作平均也需要6个月的时间,回到中国的“海归”要经过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其实这个时间只是一个过渡期而已,或者称为一个过程,关键是在这个过渡期“海归”要做什么、怎么做。有一位“海归”他回国后选择在一家公司打工,在这一个月里,他知道了在北京工作怎么去跟人说话,也知道了在北京吃川菜哪个餐厅最好。在这个公司,他的简历从原来的只有英文,变成现在有了中文。英文简历在一个月中也改了三次。那么一个月后,他在一家顾问公司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海归”回来之后,不要想迈进国门的第一步然后就得有一个很高的起点,我就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过渡期可长可短,短的几个星期一两个月,长的需要半年一年时间。相信“海归”们会竭力缩短“过渡期”。在这里,笔者也呼吁国家和地方,给“海归”一块发挥优势的土壤,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也就是像过去的工业园、创业园一样,建立一个就业园,让国家、地方政府、大型企业都参与进来,三者联动,形成合力,把“海待”扶上马、送一程。 近年来,中央、地方政府为鼓励留学生回国,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各地还争相创办各种为留学生服务的特区,上海市委先后在市委党校举办了三期“上海市留学人员专题学习班”,让留学人员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和学习论坛等多种方式,向他们介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建设成就。 全社会要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新一轮的人才较量中,素质和能力才是最终取胜的筹码。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社会要的是人才,企业要的是能做事的人才,国家不包分配,国家不给你养老送终,关键是你要证明自己。世界上没有“海归”,也没有“土鳖”。“海归”肯定能找到工作,肯定有机会,留学肯定有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