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体系亟待更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端于五四时期,它作为儿童文学发展的两轮之一,始终与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相伴随,在每一个重要阶段都对它做出理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新的儿童文学理论肇始,引领、开辟儿童文学创作的新阶段,特别是近10年,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步入“黄金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无论儿童的生活,还是儿童文学创作,都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主要是:儿童的本质与儿童文学的本质、儿童文学的功能、深入生活与提高儿童文学创作质量、作家的修养、儿童文学的评判标准、儿童文学的阅读与推广等,这些问题已经冲破了儿童文学原有的理论框架,亟待进行理论更新。
    儿童的本质是从18世纪中叶世界儿童文学产生以来,理论家一直在探讨的首要问题。两个多世纪前,由于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无论是安徒生的创作,还是法国文艺理论家保罗·亚哲尔的《书·儿童·成人》,都用艺术的或学术的语言表达 “儿童是天使”的儿童观。然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社会实现高度信息化以后,美国的尼尔·波兹曼于1982年又提出“童年的消逝”的主张。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的儿童状况又如何?儿童是“天使”,还是“童年消逝”?这不仅是个创作问题,更是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中国的理论家们给出符合中国国情、有说服力的回答。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对这个问题研究得还很不够。
    儿童文学的本质即取决于对儿童与文学的认识,又与我们对儿童文学功能的认识一脉相承。儿童文学的本质是教育的,还是审美的?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的儿童文学理论家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说”。他既主张儿童文学应“以幼者为本位”,又将儿童文学的功能定位在“启蒙”上。要拯救贫弱的中国,“首在立人”。鲁迅在1919年1月16日《致许寿裳的信》中说,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责任应以“养成适应时代之思想为第一义”。陈独秀也认为儿童文学问题是儿童问题,而儿童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可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都认为,儿童文学不仅有愉悦儿童的功能,更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亡联系在一起。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都是表现贫苦儿童的饥寒,唤醒他们觉醒与反抗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依然强调儿童文学的育人功能,曾经产生一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创作。
    二是历史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理论家们提倡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的阶段,反对把儿童文学当作教育工具,强调儿童文学的审美品格。起初,这一理论对以往儿童文学重思想内涵而忽略艺术表现的倾向起到矫正作用,为推动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曾产生一批意趣盎然、思想内涵深刻的好作品。近10年中国儿童文学黄金期的到来,与这种理论的正面效应有关。然而毋庸讳言,也有一些作家对于“游戏精神”的理解存在偏颇,用儿童文学的快乐功能代替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产生了一批形式表现较好但内容苍白的作品。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个别作家为了追求作品发行量和经济效益,不惜用浅层次的搞笑的东西去迎合小读者,而放逐了儿童文学作品应有的深刻思想内涵。要解决这类问题,首先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澄清儿童文学的本质与功能问题,理论的澄明,有利于作家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创作方向。
    三是重新强调儿童文学的社会作用的时期。它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习总书记将文艺与“伟大的中国梦”相联系,同时也强调文艺的“审美功能”。他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既是对五四现代文学传统的回归,又是对五四文学精神的进一步发扬。
    深入生活,提高文学创作质量,是解决目前创作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是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各个角落,要使儿童文学作品更好地反映少年儿童的生活,就必须了解当今中国少年儿童生存与灵魂的实际状况。作家不仅要了解城市的儿童,而且要了解乡村的儿童;不仅要了解汉族儿童,还要了解少数民族儿童。过去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虽然也提深入儿童生活的问题,但是强调不够,还需要根据今天儿童生存的实际状况,加大认识与实践的力度,以期作家对于生活有了切实的认识以后能写出精品力作。
    作家问题也是原有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中所有的,但是对于加强作家的修养问题强调不够。“讲品位,重艺德”的问题,直接针对当下一些作家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只重作品的经济效益的问题,是减少作品的“铜臭气”的关键之举。
    儿童文学创作的评判标准不仅是儿童文学评论的准星,而且影响未来儿童文学创作的走向。一些作家或评论家在评判作品的时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艺术性、轻思想性的偏向。评判标准就是一种导向。要实现儿童文学创作由“高原”向“高峰”的飞跃,端正评判标准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此儿童文学理论家有责任展开科学研究,规范评判标准和评价体系,保证儿童文学创作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儿童文学的阅读与推广是新时期以来出现的新问题。为了使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工作更加卓有成效,有必要对于儿童文学阅读书目的遴选、阅读方法以及组织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便科学持久地开展工作。
    无论是儿童的本质与儿童文学的本质问题、儿童文学的功能问题、儿童文学的评判标准问题、亦或是儿童文学的精品创作、作家修养与儿童文学阅读等问题,既是儿童文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问题,又是当下儿童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遇到的新问题,新的时代特征呼唤新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的诞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