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一部全方位观照北朝诗歌的力作——评卢有泉《北朝诗歌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2014年01月 廖华 参加讨论

    北朝诗歌的研究历来较为薄弱,近几年尽管有学者撰文论及,但仍存在不少盲点,而且一直无专著问世,卢有泉教授的新作《北朝诗歌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版)可谓填补了这一空白。该著广泛搜集史料,仔细研读作品,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还原了北朝时代诗歌的本来面目,是该领域研究的最新高端成果,其特色与价值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论述全面。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对北朝诗歌的整体研究,包括北朝诗歌的生态环境、发展历程、抒情特征、艺术特征和诗史意义,北朝诗人的身份类型、地域特征和创作观念,以及对乐府歌诗、文人乐府诗、谣谚等北朝歌诗的探讨。下编是“北地三才”、王褒、庾信的专论。不难发现,此书既有综合考察,也有个案研究;既有诗史的脉络勾勒,也有理论观念的剖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文学自身的研究外,也有传播现象的探索,如作者分析了北朝歌诗的传播方式有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两种,前者以徒歌、乐歌、诵读为主,后者为官方音乐机构整理的各种歌辞集和文人编辑整理的总集、别集等。可见,这是一部系统、完整研究北朝诗歌的专著。
    其次,视野开阔。真实反映文学面貌,往往需要宏观广阔的眼光。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非常注重诗歌发展中的人文环境和地域文化。如作者根据北朝时期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共存互补、空前的民族大融合、严酷的生存环境和长期的拓土征战,由此探寻北朝文学的文化土壤:国民宽厚豪放的个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兼容并蓄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共存、重实轻华的社会风气和任侠尚武的时代精神;并在此基础上,从作家的生活空间、社会的文化形态及历史的演进等几个层面,分别考察了平城、洛阳、晋阳和长安四个地区诗坛的特征,特别是对晋阳文学繁荣的原因进行深层透视:高氏统治集团的长期漠视或扶持,以及南北各地优秀文学人才的聚集。与此同时,该著还将视角延伸至散文、赋文、骈文,相互比较,深化论点,有助于我们客观清晰地把握北朝诗歌的艺术本质。
    再次,史料丰富。作者从大量序跋、笔记中挖掘材料,像文中插入《由南入北诗人身份类型表》、《北朝诗人地域分布表》、《北朝入隋诗人信息表》等表格;书末还有几个关于平城等地作家群创作情况的附录表。由于旁征博引,爬梳考证,使得全书新见迭出。比如,对于北朝诗歌特点,我们之前的认识仅是勇武豪放、朴野真率,该著则认为文质互补,兼具南北之优长,形成一种新的文学现象,这就使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到了北朝文人诗的一种全新的独立的品格。
    最后,拾漏补遗。对于学界尚未涉足或较少关注的领域展开充分论述。如作者发掘了北朝谣谚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生动记录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文人依照自己的审美观和意图进行加工,于是又体现文人的情感、人生体验,主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达到历史与文学的完美统一;又如,该著统计北魏现存完整的文人诗仅九十余首,而四言即有四十四首之多,并且分析了四言诗在北魏初期得到复兴的原因:高压统治下,本来文学修养不高的是儒学之士,只能借助四言诗歌功颂德以明哲保身;再如,作者对北朝特殊的诗人群体——萧梁遗民诗人及其诗作给予解读,指出他们通过作诗曲折隐晦地表达内心自责、追悔、家国之思、亡国之恨等等独特的情感体验。
    对于南北朝诗歌,历来论者大多重南轻北。该著从大背景着眼,史论并重,全方位重新审视北朝诗歌,可以说,内容详实、论证严谨、观点新颖、文笔细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中国诗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