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蔡家园:直面社会发展症结与人性之谜——评刘诗伟的长篇小说《南方的秘密》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蔡家园 参加讨论


    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市场经济在社会生活中愈来愈居于中心地位。但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中,直接描写当下市场经济活动和民营企业家的作品并不多见,具有较强社会反响的更是屈指可数。上世纪80年代的《乔厂长上任记》描写早期的国企改革, 《燕赵悲歌》表现80年代初期的乡村变革,塑造了乔光朴、武耕新等改革者的形象,表达了以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主题; 90年代的《骚动之秋》讲述“农民企业家”岳鹏程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故事,表现了新旧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的冲突。刘诗伟的长篇新作《南方的秘密》与上述作品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从政治和经济相互缠绕的角度切入,讲述一个家庭作坊成长为上市公司的曲折过程。作家以开阔的视野审视当下最为重要的“中国问题” ——市场经济的发展,生动地书写了中国当代民营企业家的成长与蜕变,同时还在哲学层面对社会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
    农民顺哥(周大顺)是一个跛子,在大集体时期偷偷摸摸做缝纫。改革开放之后,他的胸罩作坊不断发展壮大,而且抓住机会兼并国有企业、进行社会融资、发展多种经营,很快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他也成为一个全国闻名的企业家。从表面上看,他的成功乃是因为他头脑聪明、勤扒苦作、善抓机遇,其实,这个过程的背后始终有一双“手”存在着,那就是以洪主席、冯书记、跛区长、李四六等不同级别的干部所象征的“政治”在发挥作用。最初,因为“政治”对他的身体“残疾”的同情,他获得了特殊的发展待遇;后来,他开始主动寻求“政治”帮助自己发展;最后,他则处心积虑利用“政治”为企业牟利,获得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识以及应对策略。就在他自以为已经游刃有余地掌控了“政治”的时候, “一根稻草”将他压垮——由于盲目扩张、急于求成,在挤兑风波中,他的企业濒临覆灭。小说对于市场和政治运作的敏锐观察和准确描写,既显示出作家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显示出他对社会重大问题的独特见解。
    但是,与前述“改革小说”有所不同的是,作家没有止步于社会问题层面的探究,而是将笔触瞄准顺哥的心灵世界并层层掘进,凸显他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从而塑造了一个具有新意的民营企业家形象。
    顺哥的人生可以大致概括为这样几个阶段:大集体时期,他偷偷摸摸在家里缝制胸罩、衣服,以缝纫谋生活;改革开放初期,他来到汉口的江正街(其实就是著名的汉正街)开胸罩店, “变成了只知赚钱的牲口” ;随着企业越做越大,他感觉生活就是“抢钱” ,野心暴涨,恨不得“把整个天地吞下去” ;当资本原始积累完成之后,他决定在家乡启动“十化”和“三大项目” ,意图造福桑梓;经历了企业破产危机,他制定了长远发展战略,决定开发荒山、研究再生能源,同时还成立中国跛学研究会,希望泽被后世。顺哥所受的教育非常有限,并不具备太多现代理念。农民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在他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他的思想和智慧主要来自于生活经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顺哥的心灵经历了三次“蜕变” ,其人生不断跃进、心灵不断变化的历程,也是他的心理需求不断获得满足的过程。当他完成了“自我实现”之后,一个具有深度的文学形象也就跃然纸上。
    这部小说的立意比较丰富,给读者带来多层面的思考。譬如,怎样在政府调控和市场驱动之间取得平衡,社会生产才能充分释放活力?企业如何由传统的家族管理转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获得良性发展?企业家应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自我完善道德,并以此推动社会实现公平?更有意味的是,小说还提出了“跛学”的概念。小说中多次写到顺哥的两个梦:一个是在正常状态下他的“跛” ,一个是在斜面上他的“不跛” 。“跛”与“不跛”取决于环境,其中蕴含着对于文化、政治等问题的辩证思考。
    别林斯基说过,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向着而不是背着火跑” ,必须敢于直面社会和历史的关键问题。在我看来,刘诗伟就具有这种“向火而行”的勇气。他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而且有着较为丰厚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营销学知识储备,因而他能多视角切入社会、历史症结,并表达自己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在这部小说中,当形象还不足以淋漓尽致表达他的观念时,他干脆塑造了一个叫叶苏(其实就是作家的笔名)的人物来直接阐释自己的思想——这亦无可厚非。但是,作家过于强烈的观念投射就像一柄双刃剑,却可能给作品带来截然相反的美学效果。秋收是作为顺哥的对比性形象出现的,如果从叙事的内在逻辑来看,这个情节似乎还可斟酌;目前的情节设计显然是受到了作家观念的强制性影响。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论作家的主观意志如何,这种内在的矛盾叙述反而表现了历史的真实性——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现实。我们知道,文学的价值并不在于肯定地告知读者何谓真理或者谬误,作家的使命只在于真诚而真实地记录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生活,让读者去思考和判断。如今重读雨果、巴尔扎克、左拉等人的小说,我们不会在意他们是否“政治正确” ,而在意的是他们是否忠实地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真相。对于一个思想型的作家而言,我认为应该“有倾向而不唯倾向,有立场而不唯立场”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