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紫微 女,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1993年进入北京电视台,曾担任《北京特快》《温馨的家》《证券无限周刊》和《身边》等名牌栏目的制片人、主持人、主播等。2007年淡出荧屏后,先后在《博客天下》、财新《新世纪》周刊开设专栏,也活跃于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平台。 ![]() ![]() 【对话】 胡紫微,印象中她总是那么高调,无论是作为电视名人,还是知名主持之妻,或是互联网上言论一出即刻激起千层浪的达人,对于她的调性,总是有各种流传的版本。如今,胡紫微结集她的连载专栏,写成第一本书《如何成为一个妖孽》,书里既有她的个人心路历程,也有她对女性问题的各种辛辣点评。9月的第一个周二,在北京大雨时下时停的午后,我在咖啡馆的久候,终于等来了传说中的胡紫微。一个穿着明艳桃红上衣的四十开外的女人,笑容始终挂在嘴角,反衬得阴郁天气不堪一击。近两个小时的谈话,再一次验证了我对这个传说中的女子的印象: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说老实话:并非妖孽的胡紫微 新京报:如何定位自己的书?你在序言里说,名人出书总有一些“聪明而无害”的策略,但自己的不同在于更真诚,你的真诚体现在哪里? 胡紫微:我把这本书看做内容很杂的随笔集。我在写这本书时,心里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可以不完全说实话,但是一句谎话都不说。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低的要求。在我的潜意识里,只要是我心里的警察发现我在写作过程中有矫饰,我就会过滤掉。但是人在潜意识中总是会对自己留情面,有一些东西会去想粉饰,这是我自己的局限性,但是只要是我自己意识到的“谎言”,我都会尽量做到真诚地删除。我觉得自己的优点不多,但是真诚算是一项了。我父亲看了我写的书说,为什么徐志摩的书才二十几块,你的书却卖39元?我也在想凭什么?后来我一想,这本书有价值的话,就在于它说的是“实在人的老实话”。 新京报:书名《如何成为一个妖孽》其实挺有争议,有一些负面的评论,认为这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做法,你怎么理解? 胡紫微:如何成为一个妖孽其实是句玩笑话。来自我给财新《新世纪》写的一篇长文,探讨女人如何看上去更美。没想到,主编徐晓老师和出版方都很喜欢这标题,希望作为书名。对此,我是犹豫的。其实心里更希望用深情一些的名字,比如用“情不重,不生娑婆”。但是,出版社觉得这样显得生涩,而“妖孽”这个词好,有传播性。 新京报:读者如何评价这个书名? 胡紫微:我在自己的微博上推荐这本书,得到一些反馈,有两个极端的代表性意见,一个是觉得这个书名太好了,还有一派认为这本书除了书名外都不错,我没有必要这么哗众取宠。其实我想厘清的是,不论这个书名的性质如何,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个“妖孽”,“妖孽”是一个高山仰止的境界,是一种“活出来”的女人。 新京报:你的书里有一篇杂文《给世界留点破绽》说自己不信没有瑕疵的人,“毫无破绽的人生肯定有漏洞”,而你自己“活得漏洞百出”,你的漏洞在哪儿? 胡紫微:大家对于我的评价都有两个极端吧。虽然我自己愿意像一只鸵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看好的评论,但现实生活中骂我的不在少数,包括我做的事情,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等等。就像所谓“妖孽”,就是“爱之者欲之永生,恨之者欲之万死”,这种两面性在我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新京报:听你这么说,我觉得你一定是个火象星座的人,白羊座或者狮子座? 胡紫微:你真会猜,我就是一个典型的白羊女。包括我的行事风格、待人接物的处世哲学上,都能看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