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开,作家、《收获》杂志副编审,著有长篇小说《口干舌燥》、《我的八叔传》等,以及《对抗语文》。 ![]() ![]()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综合分册)叶开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版/29.00元;《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小说分册)叶开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版/35.00元 受访人:叶开(作家)□采访人:路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特约记者) 作家叶开以一人之力编选了一本他眼中最好的语文教材,他希望这一努力,给有心的家长和有反思精神的语文教师提供一种新的选择和不同视角,并希望能正能量地推动我国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教育向良善方向发展。 □您之前有《对抗语文》出版,对语文教材提出批评,还引发了不少争议,到现在终于编了“一个人的教材”。从批评到做建设性的工作,你挑选这套书文章的标准是什么? ■巴金先生在《随想录》里多次谈到“人道主义”、提倡“人的教育”,钱谷融教授说“文学是人学”,这都是强调,作为人类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文学的核心价值是“人道主义”。我选的这些文学作品,都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关心、同情着普通人的生活,贴近广大读者的灵魂,呈现“真、善、美”的丰富内涵。现行语文教材在选文时,则更多强调“道德教化”、“政治性”,过于类同政治教科书。同时,我有感于现行语文教材脱离当代文学创作的现状,针对性地选编198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 □文学编选有角度不同,但书名为什么要叫《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 ■这套书原来叫“一个人的教材”,书名是编辑的意见,更加醒目,也更加有针对性。这套书的体例不按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方式,只是一种进阶阅读与写作的指导,书中有详细的点评,分析和延伸阅读材料指导,认真的读者读了其中一篇之后,会对相关的作家、作品,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第一部分四册,首先选择当代的文学作品。如果读者买账,鼓励我继续,我就再编写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各分册。 □您在每篇文章后的点评“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延伸性很强,却少了技巧的讲授,提高语文成绩是语文环境更重要还是技巧更重要? ■这个问题切中当下语文教学的核心弊端。语文的所谓技巧是第二性,要写出好作品,需要深挖自己的内心,结合自己的真切体验,再以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为基础。一名学生如果有足够丰富的阅读经验,他们就会在这些作品中学到最用的“技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的点评“旁征博引”是想给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空间和不同的思考角度,启发读者培养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无论哪一本“语文书”,容量都是有限的,作为一种“阅读导读手册”,书里的延伸性、引导性知识,更加重要。 □作为一名作者同时又是父亲,您平时会为女儿挑选什么样的书来阅读? ■教育没有独家“秘诀”,无论是家庭还是在学校,“爱”都是基本核心。“爱的教育”是最高准则。我花了很多时间陪孩子玩,一起游戏,一起聊天,一起讨论问题,在生活中与孩子一起成长。合理地认识小孩子的不同成长时期,以不同的细心、耐心来对待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比一门心思地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孩子,重要得多。我在与孩子一同大量阅读之下,做成了一份详细推荐书目,最新修订版就附加在“综合分册”后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