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17天,票房破1.6亿,纪录片《二十二》成为这个暑期档最让人心绪难平的电影。历时4年,横跨5省29个地区,《二十二》的主创们一路追赶时间,记录了22位二战期间遭受日本侵略军迫害女性的晚年生活。这一特殊题材,让这部影片在全国电影院线的上映,以及累计超过550万人次的观影,显得意义深远。 时间是一个可怕的东西。据记载,1937年到1945年,至少20万中国女性被强征为“慰安妇”。到2014年《二十二》开始拍摄时,中国内地仅存22位幸存者。从开机的那一刻,这个数字就一直在跳动,今年7月这个数字减至9,上映前夕又有一位老人离去。时间给了一些人遗忘的借口,却让更多人看得清晰。我们都懂得“8·15”的沉重意义,又因为《二十二》知道了“8·14”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二十二》所做的,就是赶在零之前,穿越历史的伤痛温柔凝望,郑重提醒我们:不要忘记。 镜头就是主创的眼睛,借由这凝望,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远去的背影,记住了一张又一张渐近的面孔。从朝鲜被日军劫掳到中国湖北的毛银梅,说了一口流利的湖北话,却几乎忘掉了母语。但有些历史的痕迹是抹不去的,她偶尔会记起几句简单的日语,“欢迎光临”“请进”“请坐”;还会哼唱朝鲜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老奶奶说,她的名字是自己取的,毛是毛主席的毛。生活在海南一家养老院的林爱兰,从“慰安所”出来之后就加入了红色娘子军,性格刚毅的她在家里挂了一把刀。抗战胜利69周年,政府颁发给林爱兰一枚奖章。经过一场误会失而复得这枚奖章时,老奶奶笑了,是小女孩一样明媚的笑容。还有那些默默帮助她们的人,比如日本留学生米田麻衣,那位韩国摄影师,以及山西、海南等地的志愿者们。 纪录电影是一个社会的良知系统;一个国家缺少纪录电影,就像一个家庭缺少了一本相册。《二十二》的拍摄和上映,实在是一项功德之举。特别要感谢的,不仅是主创直面伤痛、再现历史的勇气,更是他们将镜头对准这些老人时的克制。我们都能读懂,22张沟壑纵横的脸庞,22个瘦小佝偻的身影,埋藏了一个时代的巨大悲伤,以及太多国家的历史隐痛。但在处理这至痛的时候,影片保持了极大的悲悯,只是停留在老人的泪水,停止在颤抖的声音“都过去了,不说了,不说了”。更多的是,镜头扫过海南的酷暑、桂林的秋叶、太行山的飞雪,用一种诗性的方式,隐喻了那些不堪回首的悲恸。 “把这些老人当作亲人去看待,你的拍摄就有了分寸,问题就有了底线。”影片上映后,导演郭柯在网络上回答观众。是的,作为历史存证的纪录片,也许靠得近些再近些,才能呈现真相的力量。但这力量,不等于赤裸裸地揭开伤疤,也不等于毫无节制地煽情和暴露,导演的后退一步,成就了观众的向前一步,影像的力量正是由导演和观众一起来创造。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克制背后的反思。一位跟随幸存者30多年的志愿者说,一开始想得太简单,只想为她们讨回一个公道,如果知道公布所带来的这些麻烦,他一定不允许自己这样做。70岁的“中日混血儿”打了一辈子光棍,面对记者讲述同母异父兄弟的叫嚣“买凶杀了你这个日本人”。有的老人隐瞒孩子50年,还有的不愿意公布自己的名字。《二十二》埋下这些线头,线的另一端连着银幕之外的现实。发问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真诚。它的意义,只有在对自我的审视中才能抵达。 英国导演约翰·格里尔逊有一句著名的论断:“纪录片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社会学的、诗的和技术的。”《二十二》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它打动了很多人。片尾一一露面的32099名众筹者名字,是一个证明。从影片上映首日1.5%的排片,上升到超过10%,从名人微博推荐到众多“自来水”力推,都证明了,今天的大银幕不仅制造娱乐,也在输出价值和认同、塑造共同记忆,中国观众在电影院不仅寻求消遣,还有更多元的诉求。对世界第一的银幕总数、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而言,《二十二》映射出更深远的意义。中国电影不缺少观众,不缺少资本,不缺少题材,需要的是更多用心制作的好电影。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出这条命来看”。影片最后,广西幸存者韦绍兰的话击中了很多观众。从22位幸存者的讲述,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再到珍珠港海底沉睡的船只,这些历史存证都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 是的,只有不拒绝面对苦难,才能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