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三联《爱乐》:阅读《管风琴•看听读》的随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古典音乐欣赏的文章该怎么写,古典音乐该怎么欣赏,马慧元的《管风琴·看听读》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启示,其实它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觉得不论对于搞音乐欣赏的人,还是对于欣赏音乐的人,阅读这本书都将是一个有益的过程。

`

写音乐欣赏类的文章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铺陈创作背景;第二种是文学性描述;第三种是从纯粹技术角度来介绍。前两种方式大多被非音乐专业的人士采用,第三种大多被由音乐专业人士采用。这三种方式各有局限性。

`

第一种方式只适合从莫扎特晚期开始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之间的浪漫派音乐,以及像肖斯塔柯维奇那类作曲家的音乐的赏析。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那种不以表达自我为主的音乐,或者二十世纪那种实验性的音乐,它们的创作背景与音乐本身关系不大,如果过分铺陈地去加以介绍,就会使文字游离于音乐本身,对于欣赏音乐意义不大。

`

第二种方式不仅对音乐欣赏没什么意义,还会将欣赏带入岔路。因为音乐不是天花乱坠的辞藻堆砌,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文学性的描述只能让人们距离音乐越来越远,那还不如直接去读文学作品。所以我曾不止一次提到,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是一部文学著作,而非真正的传记。

`

第三种方式虽然能十分精确地描述音乐本身,但是过多枯燥的专业词汇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令听音乐的人产生心理障碍,无形中让他们感觉听音乐是件很难的事情,进而对音乐敬而远之。我不是说在音乐欣赏的文章中不能涉及音乐专业的知识,但是要看怎么来使用这些资料。当然,这里我所指的都是古典音乐。

`

人们在欣赏古典音乐时,存在哪些疑问呢?其实说到根本只有一个,即:“音乐具体描绘了什么?”这是长久以来折磨着音乐欣赏者的一个问题。他们纠缠于此,以至于自己无法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其实,他们进入了一个误区,用欣赏其它艺术的方式来欣赏音乐,要把音乐文学化或绘画化。这种欣赏方式从根本上抹杀了音乐的独立性。

`

说得“主观”点儿,我觉得在马慧元的这本书,突破了上述三种写作方式的局限,并解决了困扰音乐欣赏者的疑问。当她谈到一些作品时,即使是浪漫派的作品,都没有刻意去涉及所谓创作背景。但这并未影响读者对作品本身的认识;当她聊起一些作品的写作技术,即使是巴赫的复调技术,都从未令人感到枯燥,反而让人觉得饶有趣味,甚至激发起读者想要在管风琴上试一试的欲望。

`

说到文笔,这本书恰恰体现了作者优秀的文学功底。她那细腻的文字经常吸引我对某些段落一读再读。然而尽管如此,她却并未对音乐本身进行凭空想象的文学性描述,而是以非常准确的词汇完全贴近音乐,本真地做出解说。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唯有对音乐理解入骨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来。

`

此外,尽管读者在她的文字中没有找到所期待的与音乐相对应的具象化的描绘,却能够感到音乐已经“历历在耳”了。作者在文字中融入了自己对音乐的直觉感受,特别是音乐对自己心灵的冲击,这些内容虽然不是具象的,但是更直击到了读者的精神世界的深处。其实,这也正是音乐最初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

`

作者马慧元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并非音乐学院的专业人士。她能够达到对音乐如此广泛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除了出自于对音乐的那份挚爱,更是得益于对音乐本真的追求。而后一点,正是不少音乐欣赏者缺乏的。所以,才会有很多人纠缠于“音乐具体描绘了什么?”这样无聊的问题。

`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不论搞音乐欣赏的人,还是欣赏音乐的人,一定能够从这本书中获得许多益处。关键的一点是,它从思路上给了人们一个正确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可以打破封闭的认识,从而进入到一个广阔的音乐天地之中。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本书确实是值得大家好好关注的。

`

作为一位音乐爱好者,马慧元不仅是音乐欣赏者,还参与到演奏当中,她学习了难度很高的管风琴的演奏技艺,通过自己对音乐的亲身体验,形成自己独特、鲜明、透彻的观点。我非常同意她的一些观点,如音乐是需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如音乐的专业技术与音乐的欣赏并不矛盾,再如她在谈到古典乐派时所说的“‘圆满’和‘平庸’,往往惊险地只有一线之隔”等等。

`

从作者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她的欣赏面很广,知识面也很广,从格利高里圣咏到梅西安都有涉足,并且她尤其喜爱早期音乐,除了大量的巴赫,还涉及帕莱斯特里纳、斯韦林克、布克斯特胡德、库泊兰、吕利、拉摩等作曲家;她对于演奏家极其关注,除了古尔德、兰多芙斯卡等著名人物,还有西蒙、尼雷厄吉哈齐(Nyiregyhazi)等少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演奏家。其中《巴赫的孩子们》和《消失的天才》两篇文章,让我们了解到音乐艺术家们鲜为人知的不幸。

`

而在音乐之外,她提到后人不可企及的最古老的哲学的大智慧,茨威格的文学,甚至用篮球运动员的投篮来比喻帕莱斯特里纳的音乐——看来作者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在书中不止一处用体育运动来打比方。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作者的思路始终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她的文字结构显得很“复调”,并经常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联想。最有趣的是,她说巴赫的音乐是“充满‘蜂窝’”的,这是一个能给人以丰富想象的比喻。

`

针对于那些感觉古典音乐入门困难的人群,作者不止一次说出如下的观念,这里引用的是《兰多芙斯卡谈音乐和音乐风格》译文后的作者“附记”:“ 理解音乐和任何艺术,都需要欣赏者的付出,我们往往满足于迅速的感动,不愿用耐心换取理解能力。事实上,认真的探究,供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兴趣。因为感性经验是容易磨损的。听者如果满足于表面的认识,迟早会厌倦。从不同角度深入,才能总有新发现。欣赏不是完全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扩大自己的认知能力的主动追寻。花一些力气的结果,你会发现自己突然能够适应很多具有类似表达方式的作品,这正是‘内力’增长的结果,令人受益无穷。”

`

我相信,只有真心爱音乐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可爱的文字来,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动也正是在于此。在书中《从一本<巴赫>说起》一文里,作者谈到阅读一本非专家写的附有CD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跟随演奏赏析》的感受时说道:虽然看过很多关于巴赫康塔塔的书籍,但这一本非专家的介绍,竟然让自己受益最快;继而她又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虽然不可能每人都有条件通过自己弹奏来了解音乐,也不可能每人都能找到乐谱来读,但是一个好的领路人却是至关重要的。——读到这里我想说的是,作者本人其实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领路人。

`

在作者的笔下,对于音乐的阐述是有灵魂的,因此会令读者的内心产生共鸣乃至震撼,而这灵魂不仅来自于音乐本身,同时也来源于作者在书中贯穿始终的不断的探求精神,她的阐述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都是以随笔的方式,以最平实的文字来表达的,它的平静让人感觉与巴赫音乐所表达的信仰相近似,而这平静又同孤独联系在一起。作者曾无数次提到演奏家的孤独,她深深体会到那种可以被大众明白却不可被大众理解的孤独,她还提到巴赫的音乐如何“收获死亡,播种安慰”,以及“羽毛一样的声音在安静中飘得满天都是”所带来的感动。

`

《管风琴·看听读》的第一部分总共包含了44篇“琴音笔记”,第二部分“旧书拾小”是译作,包括兰多芙斯卡、史怀哲、布索尼等音乐家对音乐的论述,以及《<赋格的艺术>1752年初版序言》和兴德米特纪念巴赫的文章;第三部分是“管风琴简史”和“巴赫管风琴音乐综述”。其中后两部分是非常难得的资料,特别是“管风琴简史”,以区区25页的篇幅,将管风琴从古希腊的诞生到截止巴赫之前的发展,做出了清晰的介绍,不仅如此,还细心地附上了“音乐/艺术史背景”,将管风琴的历史放在了宏观的历史背景上。

`

这本书是马慧元的第三本著作,另两本是《北方人的巴赫》和《管风琴手记》,虽然在此之前我还没有读过,但这本《管风琴·看听读》已经激起了我阅读它们的兴趣。好的音乐欣赏书籍,必定会令人读来兴致盎然,并最终能吸引读者去欣赏更多的音乐。实际上,我已经在搜寻斯韦林克的管风琴音乐了,这位生活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之交的荷兰人对管风琴音乐的贡献,在书中被不止一次地提及。

`

看,这就是一本好的音乐欣赏书籍所起到的作用。
    
    后记

       第一次写书评,不知道是否会被认为“不伦不类”,但空洞的赞扬是我所不习惯的,所以写成这个样子倒也符合我的本性。

       写完这篇书评之后,我便找来不少管风琴音乐来听,从斯韦林克与德国管风琴学派到布克斯特胡德,都重新审视了一遍。前两天,又翻出帕赫贝尔的管风琴音乐来听,以前虽然一直有这张唱片,但竟然被我忽视了,是马慧元的书给我提了个醒。

       再有,就是买了本《管风琴手记》,首先阅读的文章是“费舍尔的巴赫”,因为备受推崇的费舍尔演奏的巴赫“平均律曲集”一向没能给我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所以我想看看作者是怎么评论的。结果同我的感觉一致,文中说道:“虽然那时钢琴家牛人辈出,但那是个对巴赫严重误会的时代。他们几乎是以对待浪漫派作曲家的态度对待巴赫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