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成都晚报》:晚明的精致与腐烂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聂作平
    像一件刚从古墓里淘出的玉器,晚明就是这样一个时代:腐朽而又迷人,晦气而又诗意。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这个消失的时代留给后人的背影,总是充满了传奇和玄机——上个世纪40年代,当郭沫若在反思这段业已远逝的风景时,就写下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可以断言,任何一个有历史感的人,任何一个企图从历史这座老宅子里有所发现的人,都会对明朝,尤其是晚明产生浓烈的兴趣。
    万历为何从中兴走向消极怠工?天启为何对魏氏阉党恩宠交加?崇祯为何励精图治却成了亡国之君?李自成为何不能霸业有成?南明为何不能作又一个偏安的南宋?当时的士大夫为何才华横溢却又醉生梦死?……种种当年往事,虽然已经整整过去了6个甲子之多,但它仍然能勾引起我们的隐痛与伤惘。就是从那时起,我觉得有必要以晚明史为线索,剖析在这个老大帝国分崩离析之际的几个关键人物——关乎他们的宿命与选择、挣扎与陷落、拯救或逃离。
    明朝的覆亡与清朝的兴起,这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历史就是由偶然中的必然和必然中的偶然结构的。但是,伴随这个老大帝国覆亡的,却是几十年的战乱与动荡,是天下汹汹导致生民百不存一。对于这些,各种正史野史的记载已多如牛毛,我只想说和我有关的一点——
    我的老家在川南的一座偏远村庄,这座村庄只有10多户人家,周边方圆两平方公里内,还有三四个这样的村庄。其中一字排列的三个村庄,统称王场。20年前,村民从村庄四周的田野和树林中,挖出大量瓦片——这些瓦片数量极大,而且均匀分布,甚至还挖出过一些用来盛放东西的陶瓮。陶瓮里,有的放置着金银,有的放置着酒盏,还有一个放置的是一种叫黄花的干货。是什么人在什么年代留下了这些东西?当时,人们弄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反正,祖先隔世的馈赠给他们黯淡的生活带来了一瞬间的亮色。很多年以后,我终于弄明白了,原来,那些金银、酒盏,以及风干如木乃伊的黄花,它们都是明清改朝换代的产物。通过老人和文献的只言片语,我推测出,王场曾是一个相当规模的镇子,明清时的兵火把座镇子烧成了白地,而那些侥幸没有死于战争、瘟疫和饥饿的幸存者,他们只得逃亡他乡,苟全性命于乱世。今天还存在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老家村庄外那些生长稻菽的田野,它们居然有这样的地名:川主庙、牛马场、灯杆坝……把这些地点和村庄用线条连接起来,可以看出,它们正好组成一个街道纵横的小镇。
    为历史巨变寻找佐证,而其中一些佐证,竟然和自己的生活相关,这时候,历史就不再遥远,古人也不再面目模糊,我们可以请求他们靠近、还原。在这种靠近和还原中,历史再一次生动起来,逝去的古人也再一次栩栩如生。
    历史写作的最大难度,既不在于史料的阙如——事实上,具有历史意识的古代中国,给我们留下了相当丰富的正史和私家史乘——甚至也不在于史识史见,而在于能否更真实地站在当事人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基于此,我企图更加努力地靠近古人,靠近300多年前那些大悲大喜的面孔,靠近历史深处无处不存的感伤和疑惧。而历史的迷人之处恰好就在这里:我们不仅能从古人那里读出今天的影子,甚至还能揣摸出明天的消息。
    春节,完成本书的初稿后,在沱江之滨的赵化古镇,我写了一首诗,那首诗的题目叫《在晚明》。在此,我愿以它的句子作为结束:“晚明像一根精致而腐烂的青藤,结满了伤痕累累的果实”。
    (《1644:帝国的疼痛》聂作平/著,中华书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