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空巢:追问时代的真相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徐春林 参加讨论


    湖南女作家彭晓玲的报告文学《空巢——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出版后,引起文学界的高度关注。雷达说:“《空巢》充满了大爱,唤起了整个社会的警觉和良知。”白描则认为,《空巢》从个体命运推演了整个时代。
    彭晓玲是潇湘三才女之一。她的文笔极具才气,《空巢》从文学的意义上来说是一部值得读者眷恋的书。故事脉络分明,感人肺腑。
    我与彭晓玲是好友。知道她采写《空巢》时的艰辛,一个人背着行囊穿越了几个省市。她也忍受了许多内心和生活的孤独。本书素材主要涉猎于湖南、江西、河北等8省14县,探访了70余个“空巢”。她所探访的这些省市基本可以反映我国农村的“空巢”现象。
    “空巢”在这里特指留守老人的家庭。我所知道的湖南、江西、湖北大量的打工者向沿海转移,农村里留下了一大批留守老人和留守孩子。所谓的“留守”在某种意义上是亲情的分割。劳动力转移到沿海城市后,显然促进了沿海城市的工业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有了跨越式提高。农村呢?因这些青壮年的离开,原始的耕种模式——“牛耕时代”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一些留守老人再也没有能力去耕种农村的土地,有很多的农村变成了后乡村的荒芜。彭晓玲《空巢》里所反映的老人缺少的不是衣服,不是粮食,而是亲情。比如《张绣芳:儿子把我的心挖走了》。 这种思念让老人苍老的脸上刻下了更深的痕迹。如何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如何温暖老人,我想是彭晓玲写空巢的最终目的。
    《我只想老死在麻风村里》一文读后让人黯然泪下。谌田龙生活在麻风村里,“麻风”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农村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瘟神,为何谌田龙宁愿老死在麻风村里呢?一个外出的打工者,他们的外出是家庭所迫。我老家在赣北修水县的罗家窝村,实际上这里有许多彭晓玲笔下的“空巢”家庭。我几岁的时候,村庄里有几百号人,之后陆续外出,村庄变得孤寂起来。只有过年那一阵子是热闹的,但还是有部分人不会回来。不回来的有两个原因,一是长年在外连车费都没有混到,二是赚了钱想留在大城市过年。我8岁那年母亲去过广州,她只念过初小,连车票都不认识,她走之后,我家的菜地就缩减了几块。母亲第二年回来时,荒废的菜地已经长满了茅草。而我们,对母亲的思念变得缥缈了起来。老人呢?那时我祖母还在世,她已经不能行走了。成天望着山外,她倒没有想过自己,她是在担心母亲在外面的日子是否过得好。实际上那些日子,祖母就像彭晓玲《空巢》里的戴朴兴老师,一天就只吃一餐。
    很多外出的打工者,他们没有赚到钱不能回来。比如《石志孝:我为女儿还贷款》里写到,孙子结婚时,贷的五六万元彩礼没有还上,老人只好把粮食补贴折子抵押在了银行。看到这儿,我又想起了我老家的空巢村子。我村上有个光棍,1993年左右外出的。至今都没有回来。可怜了他父亲,自从他离开村庄后,他父亲每年都会去村口等他,等了整整20年。他父亲去世时,死在了自家的菜地里,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村人猜测,他早已不在人世了,如果在,不可能20多年不回家。于是不得不让我们面对一个现实,也就是农村“空巢”家庭的贫困,是青壮年被迫离乡的最根本原因。我很小的时候,吃的就是红薯和山里的野菜,很多时候是用白水当汤。这样的日子相对好些,我村子里多数人就连红薯都没得吃。没有足够的土地来种粮食,即使种上了粮食也没有理想的收成。
    《东莞行:老了的臂膀怎能再挑重担》。读了这篇文字后,让我非常吃惊。10年前我去过广东,我去时看到的全是高楼大厦。我村子里有不少人在东莞打工,我以为东莞不会有空巢村庄,没想到东莞一样有人去村空的土地。这样看来,“空巢”应该无处不在。
    《朱汉连:在酒里可以找到安慰》《罗贻斌:我与孙子相依为命》这些文字读起来心里都是酸溜溜的。朱汉连老人内心的落寞没有地方可倾诉,只有酒可以消愁。而罗贻斌呢?说起孙子他就流泪。孙子是罗贻斌心上的希望,也是温暖。在他倍感孤独时,孙子的笑容给了他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而朱汉连和罗贻斌仅仅是中国千万个空巢村庄的缩影,如何让老人和孩子更加温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没有亲人陪伴终老的老人,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的孤独和可怜。
    以一种执著的精神毫不妥协地坚持还原并追问历史真相,这是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作家所做的事情。彭晓玲是一个有情怀、有责任的作家,她笔下的《空巢》反映的绝对不是个简单的社会养老问题,她所反映的是人性如何温暖的问题,社会如何在变革中稳健过渡的问题。
    可喜的是有一批人在为“空巢”默默奉献。比如《镇敬老院院长:我不后悔》里写到的胡前芳。另外还得强调一点,翻阅整部书,从头到尾都有孩子贯穿于其中。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字时,揪心着老人的同时也揪心着孩子。老人是痛苦的,孩子给我们的印象很活泼,满是阳光。这又为“空巢”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这扇门不仅填补了我们内心的落幕,也给读者描绘了美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