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孩子成长的书,同时也是一本教家长怎么抚慰孩子的书。湉湉的妈妈因患抑郁症自杀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是让孩子知情还是隐瞒真相?最终家长选择了隐瞒真相,以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灵不受影响。于是家长和老师想尽一切办法让湉湉愉快,湉湉在善意的谎言中与妈妈的照片说话,给出远门的妈妈写信……当她从小伙伴嘴里得知妈妈已不在人世的消息时,湉湉的心灵似已能坚强地面对曾经发生的不幸,她拍拍爸爸的脑门儿说:“行啦,小可爱,别装了!” 赵锐是有才情的作家,看了她写的儿童文学,感觉她内心深处有不泯的童趣:那些养猫的细节,那些对四季的准确描写(以儿童的视角),还有孩子们之间的生动对话……如果作者没有一颗童心,是难以捕捉这些情景的。我与赵锐相识多年,她是“70后”,总觉得她的年龄在往回长,每次见面,都感觉她比上一次见到还年轻,精神状态也好,人也越来越漂亮……现在想想,是她的进取心使然。她出版过《祭坛上的圣女:林昭传》《魏特琳:忧郁的1937》等内容厚重的长篇文学作品。在这些书中,我们看到赵锐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善良正义之心,为社会失去人性时的焦虑,为人类泯灭人性时的担忧……她是一个有担当且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新书《不和妈妈说再见》中,有对中国家长的提醒,当人生面临无常时,家长们要怎样让孩子走出阴影,而不是让孩子与家长一道共赴苦难。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环节,也是人的性格形成阶段。但在中国绝少有家长意识到这一点,很多孩子不过是家长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工具。至于孩子们将来幸福不幸福,家长是少有问津的,于是就出现了留守儿童、虐童等令人惊心的社会现象。而在看似完整的家庭中,孩子所占的分量也不够大,父母往往各忙各的,陪伴孩子的时间少而又少,孩子大多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悄悄成长着,他们从小缺少疼爱、缺少心理辅导、缺少情感教育……以至于长大后社会上就多了暴力和冲突,人群中也就弥漫着让社会不安宁的戾气,人和人之间冷漠不相往来。家长们在缺少对孩子的爱中去赚钱,而且心安理得,奶奶爷爷、外婆外公成了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亲人,他们对孩子的爱是封闭的、保守的、落后的。这种情况近几年也许有所改观,但仅限于一部分家长。 美国曾有一本书《穷爸爸富爸爸》,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在你不能确定可以给孩子足够的陪伴时,就不要草率地生下孩子。这就是说生育是一种责任,责任就要承担着教育和抚育,让孩子在童年快乐成长,而不是与家长们共患难。长篇小说《不和妈妈说再见》给家长们提供了可参照的理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