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党益民《雪祭》:赞颂生者 祭奠逝者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汪守德 参加讨论


    
    读党益民的长篇小说《雪祭》,内心涌动着一种别样的沉重与昂扬。作为武警部队的领导和军旅小说家的作者,他先后40多次登上青藏高原,在那里战斗、工作和生活了30多个春秋,其所经历的无尽的生命感受和真切体验,使他最有资格与冲动来创造和完成关于青藏军旅生活的书写。他也的确曾以长篇小说《一路格桑花》和报告文学《用胸膛行走西藏》等多部优秀作品,抒发他对此所郁积的饱满的激情与锥心的痛切,并且在读者中产生了较为广泛而强烈的影响。今天当他离开了那片苍凉的高原之后,在深情的回望与岁月的沉淀中,那一切依旧欲罢不能地萦绕在他的心头,内在的情感似乎也因为梦绕魂牵而变得更加浓烈与纯粹了。那种由苦难与奋斗酿造的岁月醇香,酒一样在这部《雪祭》之中发酵与弥漫, 随之而来的便是痛及骨髓而又激荡心灵的思想与情感的艺术力量,把读者深深地激动与感染了。
    青藏高原由于无与伦比的海拔,其不一样的高山和雪原、白云与牛羊、道路和人群,都让人自觉不自觉地产生某种至诚至敬的景仰之情,进入某种宗教般的虔敬境界。对于党益民来说,他的景仰和虔诚之心当然不是来自于宗教,而是来自于对在高原上极端恶劣的自然与施工条件下,经年累月奋斗牺牲官兵的深厚情感。曾与战友朝夕相处且生死与共的作者,最熟悉高原上的那些看不完的风景和写不尽的生活,最熟悉那些始终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武警官兵们,可以说灵与肉、爱与恨、苦和乐都交织、熔铸在了一起。没有这样一种超常的情感,甚至是过命般的交情,是很难把高原官兵所拥有的非凡生活,所创造的人间奇迹,以这种文学方式和作品面貌呈现出来的。也似乎只有党益民才具备这样的情感与积累、能力与担当,来完成这样的创作任务,否则他将寝食难安、抱愧终身。其在作品中所抒写的是一种高原才有的军旅际遇与人生境界,他把为国奋斗捐躯的军人们金光闪闪地举过头顶,表现他们在高原苦寒之地,如何以属于军人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担负着常态更是非常态的艰险难测的施工任务,以及如何以大爱与坚韧的内心,背负情感、婚恋与家庭的种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让感人的事与人都像一出出人间大戏,每天都在震撼心扉地上演。在作者的笔下,这群以雪拉山为背景的官兵,他们的身躯像大地一样高耸,他们的灵魂像蓝天一样纯净。
    小说所着力叙述的是武警某部七连官兵在雪拉山开山筑路的艰辛历程,成功塑造了一批独具个性的丰满人物形象。连长赵天成是一位沉稳内敛、品性纯厚、富于牺牲精神的部队基层干部,他夜以继日地带领连队完成着打通鹰嘴崖这个艰巨而危险的任务。作为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因与妻子毕秋聚少离多而致其出轨,承受着内心的隐痛,为在雪崩前抢回施工机械奋不顾身,遭遇掩埋数日却死里逃生,作品刻画的是一个平凡却高耸着的灵魂。妻子秀芸身患精神疾病,还乡的老军人父亲双目失明,排长刘铁在部队繁重的任务、钢铁般的纪律与家庭沉重负担的巨大矛盾之间,艰难而毅然地选择了前者,即使在职务提升等问题上遇阻,仍然坚忍地在那世界的高处奋斗拼搏,在施工任务即将完成之际,不幸地因患肺水肿而壮烈牺牲。其他人物如炊事员兰洲为给奋战在高原上的战友增加营养,披着白床单爬冰卧雪去捕捉雪兔,结果冻僵在雪原上并被老鹰啄去了双眼。技术员方文在施工中肋骨骨折之后,经历着女友在他疗治阶段欲去还留的情感折磨。驾驶员周波在风雪漫卷、藏凶伏险的路途中,一次次从死神的怀抱里幸运挣脱。就是这样一批共和国的军人,他们用凌云的壮志和无悔的青春,让交通大动脉在高原上一点点地向前延伸,他们因此而付出了鲜血、伤残甚至生命的代价。他们每个人的命运,每一段经历,都是一部生命的传奇。作品将其一一道来时,既令人充满由衷的崇敬之情,又那么深深地刺痛人心。
    作品以极为精湛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高原上的官兵们几乎与世隔绝的、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生活氛围,然而这在他们的世界里却都是司空见惯和不足为奇的。他们在危急关头所表现出的忘我精神,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的阳光与正直,他们与藏族同胞交往时所怀有的坦荡与真诚,他们在女兵面前所显现的局促与慌张,他们要求一连两个晚上放映电影《天山行》等等,他们这样一群青春的集合体,对高原有一种着了魔一样的痴迷与热爱。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高原的党益民,最了解与喜爱他的那些战友和他笔下的这些人物,他不能自已地让他们在其字里行间中再现和还原,因而在作品中响彻着高原风雪的呼号,滚动着官兵灼烫的热血,也散发着党益民的体温。当然作者也写到了陆海涛式的人物,其煞有介事、貌似“正确”的理念和行为,如时常出现的不和谐音,给连队和赵天成、刘铁们造成很大的困扰。这是一种写实性的清醒笔墨,既是小说产生应有张力的一种技法,也反映了作者客观而现实的写作态度,真实地揭示出官兵在一定的时期,所难免遭受的某种精神性、心理性的困境。作品在对官兵极尽赞美的同时,也对这类人物持以批判的立场,使作品因此具有了自然环境恶劣与人本身精神困顿,这一双重意象的深刻揭示。
    《雪祭》无疑是一部用来赞颂生者、祭奠逝者的力作,其最可宝贵之处是作品写出了生命的质感与信仰的力量。如果我们用当下某些标准和视角去观察和理解,发生在高原官兵身上的许多精神和行为似乎是难以理解的,然而我们的官兵正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度开创着高山仰止、惊天动地的伟业。他们的身上所贮存和反映出的意志与信仰,似乎是坚不可摧的。女军医黄雪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这样一个内外兼美的女子,长久地工作生活在高原,无情的雪雨风霜磨损着她如花的容颜,然而她却始终痴心不改地坚守在高原,哪怕付出青春和生命也在所不惜。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民军队的共性和特质,即对角色与岗位的认同,对军人荣誉与名声的珍视,以及由于历史的积淀而流淌在中国军人血液中千金难易的自豪感,这一切都不是残酷的环境可以改变和动摇的。特别是在人们的观念与意识越来越纷乱的当下,作者并没有被那些乱花迷眼的东西所左右。当他回望为国家、为人民依然战斗在高原上的战友们,他的内心对他们不仅是充满情感的,而且笃信战友们所做的这一切的价值和意义。读这部小说,内心被一种神圣感与崇高感笼罩和感染了,这或许就是《雪祭》所具有的独特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