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教师 >

《教书育人无难事儿》:用心理智慧点燃生命火花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王文建 参加讨论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具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能胜任教学,这只是掌握的材料,材料多固然好,但还要求有极大的技巧来合理利用这些材料,以便把知识传授给别人。”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必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还必需具备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技巧,这技巧就是心理智慧。静静品咂刘晓明老师主编的“学思书系·教育心理系列”《教书育人无难事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笔者陷入了对“教书育人”的深深思索。
    教书,顾名思义,就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要传授知识,当然得讲究规律和技巧,以收获最大的效果。于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成了众多“专家”争相研究的课题,在这方面,古今中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刘晓明不扬古,不抑今,而是立足多年的实践,给出了自己具体明晰的策略:“教什么与怎么教”,“让‘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学’带动教师的‘教’”,“以教师的‘教’引导学生的‘学’”。四句话并非大而无当,空泛而论,相反,切入角度小,“地气味”浓,虽短,却简明扼要地点出了教与学的核心问题,以及师生应扮演的角色问题。从教学目标的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娓娓而叙,如话家常,既有“经典案例”,又有“案例解析”;既有“教育延伸”,又有“智慧提升”,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理论反过来“烛照”实践,奉献出道道精美无比的“大餐”。捧读之,理念不禁为之一变,思路为之一改,真有“脱胎换骨”的感觉。
    塑造人的灵魂是教师特有的天职,是为“育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做人之道”,“学习不好是半成品,品行不好是次品,学习好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会做人更是重中之重。对此,刘晓明老师有着清醒的认识,书系四本书,本本都能觅到育人的“真经”。
    在刘晓明看来,育人,第一责任者是教师。教师是学生的精神“标杆”,言为生范,行为生楷,言谈举止间,应时时处处注意充盈“正能量”。一旦教师拥有勤学不辍,积极向上,温和宽容,坚忍不拔,阳光博爱,乐观幽默,公正无私,耐心细致,愈挫愈奋,赤诚待人等人格魅力,势必濡耳染目,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成长。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刘老师对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是如此阐释的:“教师的道德修养是石,为孩子敲出希望之火;教师的道德修养是火,为孩子点燃希望之灯;教师的道德修养是灯,为孩子照亮人生之路。”
    其次是家长。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了解,父母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比的。因此,教育学生,离开家长,教师会事倍而功半。一个聪明的教师,育人过程中,会很重视跟家长的沟通,以便凝聚“合力”,促成飞跃。跟家长沟通,学生表现好了,自然一好百好;如果表现不好,此时又该如何沟通,书中刘老师给出了“经典案例”。
    教师跟家长沟通,目的无非为了学生能取得成长和进步,既然这样,对待那些“问题生”,不妨转换思路,戴副“放大镜”,先报喜后报忧。众所周知,孩子喜欢表扬,其实,大人与孩子一样,也喜欢表扬。教师“赏识沟通”,很容易引起感情的“谐振”,得到家长的“助推力”。反之,不但达不到沟通目的,还会增添不必要的障碍,加大转化的难度。
    除了教师和家长,学生还应该学会“自育”。这种“自育”,不是教师撒手不管,而是引导学生自我锻炼成长。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管理,在自主探究和管理中,树立责任与担当、关爱与互助、拼搏与进取等意识。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有了学生的“自育”,教育才能深刻地实现对生命发展的影响,“羽化”出腹有诗书、肩有责任、脑有家国的“脊梁”。
    因为职业的需要,我也曾遍览“教书育人”的文献典籍,遍览之余,总觉得大多空洞无物,飘若天上的流云,真正能予自己“点化”的并不多。然而拿到刘晓明老师主编的这套丛书,眼睛不觉为之一亮。刘老师没有坐而论道,搭建空中楼阁,相反,起而行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展示的方法看得见、摸得着,总结的理论感得到、悟得出。(王文建 作者单位:河南省邓州市花洲实验高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