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别得“书单流行病”,阅读不是赶潮流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汇报 严心 参加讨论

    反思“书单流行”,是希望提倡一种有选择性的阅读法。在这个世上,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书、新电影、新音乐向我们不断涌来。我们了解世界的路永远走不完。
    那如何选择?
    只有一种节制的方法:读经典、看经典、听经典。正如成年人知道自己的胃就那么大,再丰盛的自助餐,也不可能一次饕餮。聪明的人,就会先选最好的、最贵的,再间歇挑选一些精致的小蛋糕作为调剂;但基本上,都优先选择蟹脚、牛肉、刺身。
    阅读也是如此。
    开学到了这个时候,和往年一样,我们似乎也应该发布一下关于今年美国大学新生阅读的书单内容。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翻找一份份书单时,我们会感到一种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美国的许多大学,每一年都会设立新的阅读计划,有的针对大一新生,有的针对全校学生,有的是教授推荐,有的是老师和学生合力选出。每一年我们都可以发布不止一份类似“美国大学必读数目”的书单给到大家。
    然而,发书单简单,我们关心的是,当我们把一份份书单推送给读者,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看了里面的书目?
    李靖,一位作者,也是一位母亲,曾经写下过一篇名为“书单流行是种病,我理解的阅读不是如此”的文章,表达自己对当今阅读行为的深深忧思。
    她在里面这样写道:
    好像从来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样,社会对“读书”这个行为的推崇推得有点莫名的狂热。
    打开各类公众号,全是各类书单推荐,根本看不过来。人们纷纷在转发各路书单,可是真正看过的又有多少?仿佛转了、收藏了、喜欢了就等于看过了,仿佛知道了有这样一本书甚至花钱买下了,就等于读过了。未见转书单的人们真正地追读了书单里的书,在输入价值后再思考、消化、输出自己的价值。
    分享书单的大多数公号,也不过是借此来丰富“信息”的内容,而非真正输出书中的价值。
    至于接受信息的人们,也只是被喂食罢了,至于“喂”到了舌头上,还是到心里,你我自知。
    书单流行的原因,自然是出于对“阅读”的推崇。而推崇阅读的原因,是源于国民在阅读上的长期匮乏。
    2015年,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显示,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37.4%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5.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大部分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阅读量明显不足。
    而这一年,成年国民纸质与电子图书综合阅读量达到7.78本,比2014年同比增长0.06本,比2011年增长4.48本。虽然仍旧远低于发达国家,但这些年国民的个人阅读需求已经开始上升,对阅读的要求也显著提高,未成年人阅读、亲子阅读尤其受到重视。
    因此,国民对于“阅读”的推崇也就不足为怪了。可是,每年都有各类书单流传,其价值却参差不齐。
    李靖反思“书单流行”的目的,实际是希望提倡一种有选择性的阅读法。说到底,不是书单不好,而是疯狂、盲目地“追捧”书单不是一个好现象。在这个世上,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书、新电影、新音乐向我们不断涌来。我们了解世界的路永远走不完。
    那如何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李靖给出了她的解答:
    只有一种节制的方法:读经典、看经典、听经典。正如成年人知道自己的胃就那么大,再丰盛的自助餐,也不可能一次饕餮。聪明的人,就会先选最好的、最贵的,再间歇挑选一些精致的小蛋糕作为调剂;但基本上,都优先选择蟹脚、牛肉、刺身。
    阅读也是如此。
    中国是如此,美国也是如此。对阅读的捍卫似乎从来都会回归到同一个主题:对经典的捍卫。
    在中国,人们对于社会盛行的“浅阅读”之风入侵高校早有忧虑。2012年,新华日报曾评论“一些高校图书馆公布的借阅排行让人大跌眼镜。”那些榜单里,无一例外地没有经典作品的影子。当经典书被束之高阁落满灰尘的时候,图书馆里的流行小说短短几个月就会被翻烂。
    而在美国,美国国家学者联合会(NAS) 亦对高校阅读书目充满担忧。连续六年来,NAS每一年都会发布关于美国大学课外阅读书目的研究报告。2016学年,在研究了全美361所大学的推荐书目后,NAS直指高校为学生布置的新生课外阅读“缺乏经典,充斥着没有学术挑战的流行书籍”。超过半数推荐的书目出版于2010年之后,94%推荐的书目出版于1990年后,即这一届新生出生以后。
    这些推荐书目大多为流行畅销书籍,语言上缺乏足够的学术挑战,主题偏向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常常集中于“种族压迫、环境灾变和社会运动”等本土议题,而忽略了古代经典小说和非小说类作品,现代经典文学和历史作品,以及外国的优秀作品。在这些书目中,既找不到简·奥斯汀、菲茨杰拉德、T.S.艾略特等人的踪迹,也看不到霍桑、亨利·詹姆斯、吉卜林这些大文豪的身影。即便是出自当代仍在世作家的经典作品也极少被收录。
    美国国家学者联合会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阅读“比他们还要年轻的流行畅销书”难以在思想和观点上给他们强烈的冲击和启发。
    阅读,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鼓励大家阅读经典,是因为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是人类思想的巅峰,是经历和经验的浓缩,输出的绝对价值更高。
    因此,大学生想在泛滥的书单中寻找真正有价值的课外阅读书籍,参考最权威机构发布的榜单不失为一个办法。例如美国现代图书馆发布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和100部最佳非小说类图书,或者美国国家学者联合会研究发布的60本最适合美国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经典书目。这些权威榜单的价值在于,其中的书籍无论从地域、语言、时期和题材上都更具多样性,同时能给大学学生带来一定的学术挑战。
    大学时光有限,你愿意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在什么样的书籍上呢?(作者为狄邦教育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