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隆基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他早年就读北京大学,后留日、留德,回国后致力于革命战争时期的高等教育——先后在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延安大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是在北京大学,后到兰州大学,都是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传统文化的哺育,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革命战争年代的锻炼,铸就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他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实践,也有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思想,《试论高等学校工作的经验》一文可以看作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真正价值。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北大7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兰大7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压力,为林迪生、左宗杞、郑国锠、朱子清、赵俪生等著名教授落实政策,办出了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的道德、人品为两校师生称赞。他是努力实现知与行相统一的人,无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无论在平日的生活、工作交接进退时,还是在“文革”初期雨骤风狂的非常时刻,尽管非常之难,他始终都是一个闪耀着道德光彩的人。 传记文学《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首先写活了江隆基的一生,用丰富真实的历史资料、生动鲜活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呈现出这位杰出教育家的真实形象,容量很大。在某种意义上他是特立独行的,尤其在极“左”思潮肆虐的年代,更显现了难能可贵的独立思考精神。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这部作品又是一本想找都很难找到的活生生的关于校园生活的历史实录。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大教育家,是大学校园生活,这被认为是难写、难出彩的题材,竟被作者写得有声有色。作者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初期17年间大学校园里的风雨纵横,鲜活而具体,没有常见的抽象化、罗列化的毛病。书中有大量感人的细节。一幕幕激烈的历史场景,一段段思想交锋的历程,一件件沁人肺腑的温暖记忆,透过作者生动的文笔展现开来,使之承载起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 在江隆基身上,集中了许多似乎矛盾又难以两全的因素。他有很强的自尊自爱,绝不搞特殊化;在权利与义务、接受组织照顾与承担责任之间,他选择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他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熟悉必要的进退周旋,却十分厌恶官场习气和吹拍拉扯之风;他地位很高,谦虚谨慎,尊重他人;他知道利害,却不肯牺牲原则以趋利避害;他不讲私交,不搞小圈子,但对人并不冷漠,能以德爱人,真诚地关心他人;他是党的老干部,又是知识分子、教育家,但他绝不以专家自居自傲,不以老干部身份去压制别人,恰恰相反,在党内他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平等对待他人,在党外他与知识分子情感相通,是他们真诚的良师益友。他着力培养、放手使用青年干部如胡启立、王学珍、崔乃夫、聂大江等;他唯才是举,破格提拔青年教师,如当年的季羡林、王瑶以及段一士、吴小美等。 传记围绕江隆基的最后14年——北大7年,兰大7年,记述了重要的时期里中国大学校园的风云变幻。书中不可避免地写了批“人口论”“反右”“文革”等政治运动,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勾勒出了一大批各类学科形形色色的、可亲可敬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在回溯历史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和反思了中国教育“左”的创伤,思索了知识分子问题。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是一本文学色彩浓厚的传记,在大量调查、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注重场景的形象性、逼真性,人物神态如画。当今的作家很多,但很少有专业作家问及高校生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不熟悉高楼深院里的教学活动。两位作者都在大学教师的岗位上工作到退休,熟悉高校生活,一字一句从容写来,真实透亮。此外,本书材料收集的难度和访谈的深度、广度,也见出作者的素养。 此外,作者架构这一题材的能力也值得称道,所写人物和事件经过精心选择,借用“蒙太奇”手法,递次展开,又巧妙地将江隆基的革命生涯穿插其间,从而较为完整地展示了这位教育家、革命家的人生轨迹。作者笔触冷静沉着,不隐恶,不溢美,质朴生动,行云流水般顺畅,许多细节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实属传记文学的上乘之作。(雷达)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王戈、王作人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