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翻开图画书敲开阅读之门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报 王珺 参加讨论

图画书就像在教我们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一般,我们必须摒弃属于成人世界的既有成见,重拾人原有的敏锐感觉,才有可能渐次看到图画书世界的绮丽景色。 
    
    
    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部分获奖作品封面
    有文字的声音,也有图画的歌声,更有文字与图画的合奏。作为图书的一种形态,图画书并非简单的文图相加,而是以其文图互动生成丰富的意蕴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图画书也称绘本,是儿童文学里独特的文类,以一连串的图画搭配较少的文字(有时完全没有文字),传达或诠释与儿童相关的事物或概念。据台湾儿童文学评论家、图画书译者柯倩华介绍,目前公认西方史上最早的儿童图画书,是1658年出版的《图画中见到的世界》,因其重视图像元素及儿童特质的创举,被认为树立了图画书最基本的形式。这一艺术形式经过19世纪在英国的蓬勃发展及20世纪在美国的百花齐放,各种充满创意的作品不断突破人们对图画书的想象,但儿童性和文图关系一直是图画书最基本而重要的条件。
    这也成为日前在浙江上虞举办的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华文图画书论坛”的主要元素。论坛上,来自两岸三地的图画书创作者、研究者、推广者以及小学、幼儿园教师围绕“图画书的奇思妙想”这一主题,探讨图画书的创意,思考图画书的儿童视角,分享用图画书引领师生阅读的经验。
    从儿童的角度出发
    “有了最初的创意,凭借调性相吻合的音乐延展故事,然后,会不断地对内心里隐形的小孩讲述故事并发问:有趣吗?琅琅上口吗?能理解吗?我真正想对你说什么呢?”第二届丰子恺图画书奖获得者汤姆牛这样讲述自己的创作与儿童的联结。相信许多图画书创作者都跟他一样,心里藏着一个小孩。他们用图画书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儿童观”。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认为,在图画书的创作上,创意为王。他说:“图画书的创意主要包含文字故事的创意,美术设计方面的创意(包括视觉、造型、色彩、媒材等),文字与绘画关系方面的创意。”
    他以《好脏的哈利》、《我的爸爸叫焦尼》这两本世界经典图画书阐释故事意蕴方面的创意;以《大猩猩》阐释创作者对人生问题把握的能力;以《小牛的春天》阐释视觉创意……除了技术层面的分析,朱自强教授更从儿童心灵成长的角度解读了经典图画书的奇思妙想。
    《大猩猩》的最后一幅画面是女孩安娜一手拿着玩具大猩猩、一手拉着父亲走在路上的背影,一抹阳光照在他们身上,给人温暖的感觉。朱教授将其与故事中“安娜孤单地坐在电视机前,电视的冷光包围着她”的画面进行对比,解读出父亲与大猩猩之间的隐喻关系。对小孩子阐释人生是困难的,但因为作者对儿童内心世界的把握和对人生况味的体验,使他具有了超群的能力。
    《永远吃不饱的猫》是一本从儿童的感觉出发创作的图画书,致力于推广亲子共读的台湾儿童文学工作者林真美说,她带着这本书给小孩子讲从来都所向披靡。她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饥渴的,他们期待更多的大人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世界。她说:“好的图画书是有其客观标准的,多了解儿童的特质是创作好故事的方法之一。”
    而讲故事的人,其实扮演的是“园丁”的角色。有一些讲故事的大人,总怕孩子没有听出故事中的“启示与教训”。林真美认为,这些其实都不是孩子听故事的目的。他们只想化为故事中的主角,与书中人物共同经历一段旅程,并从中体会到各种人生滋味。如果大人能快快乐乐地说一则故事给孩子听,相信孩子能马上受到这份热情的感染,并不时地把他所感受到的乐趣,藉由表情或眼神,传递给眼前的这个大人。正如被称为“日本绘本之父”的松居直所说:“能否给孩子带来愉悦和趣味是最为重要的。”
    走进故事里听故事
    图画书研究者彭懿说:“知道作者是怎样讲故事的,才不会永远站在故事外听故事。”本届论坛安排第二届丰子恺图画书奖获奖作品《门》的作者陶菊香、《进城》作者林秀穗、廖健宏走进上虞金近小学,为孩子们讲述书里书外的故事,使孩子们得以了解一个故事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
    一位叔叔的外套被风吹到另一户人家的窗台上,他按了门铃想要请邻居让他进门去把衣服钩上来,邻居家里有个小孩,他说:“不行!妈妈说不能让陌生人进门。”于是叔叔找来了梯子、用了棍子,却怎样也钩不到窗台上的绿衣裳。门里的小男孩看见了叔叔的努力与失望,想:“也许,我能试一下。”他用扫把挥却挥不着,叔叔递给他那一根棍子,棍子钩到了衣服,却被风吹走了,小男孩灵机一动,用家中的毛线捆绑衣架,做成一个超长的钩子,终于钩到了叔叔的那件绿衣裳。这是年轻作者陶菊香的图画书《门》讲述的故事。
    作为第二届丰子恺图画书奖获奖作品,评委认为,《门》别出心裁地选取了当代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微片断,来表现童年生命如何在日益封闭的都市空间内,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辐射出天真的温暖和善意。整个故事情节有着当代生活的鲜明烙印,然而作者在充分尊重现实生活中“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儿童自我保护原则的同时,更借助于童年的视角,巧妙地将这一源自城市生活现实的某种生存的无奈,转变为人与人之间一场特殊而又温暖的日常交会。作品试图在作为城市区隔象征的“门”的意象中,为我们寻找到一个可以相互沟通、彼此温暖的真实的“缝隙”。透过这个“缝隙”所折射出的与现实有关的所有失落与希望,都令我们感慨和沉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