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校长 >

《人是教育的对象》:论述教学理论的心理学著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报 胡明珍 参加讨论


    暑假期间受教研室之邀,参与教师论文集的编篡工作。在审阅书稿过程中,发现有一篇教师的论文,在援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名言“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时,竟将乌申斯基写成“马中斯基”。
    实际上,教师论文的上报,是经过学校以及众多层级人员的认真筛选和严格把关的,之所以仍然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笔者认为,这恐怕不仅仅是作者的“笔下之误”和验收者的“一时疏忽”,最主要原因则是教师和把关者根本没有认真读过乌申斯基的著作。
    乌申斯基被誉为“俄国教师的教师”。作为19世纪中叶俄国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的教育活动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功绩在于高扬民族大旗,勇于教育改革。他的理论体系结构宏大,严谨科学。他明确提出,教学理论就是关于教学的科学。在教学理论中,他提出并论证了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律、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及教学任务、教学原则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他的作品《人是教育的对象》是一本论述教学理论的心理学基础著作,这部书成为19世纪60年代“每个教育工作者、每个教师必备的书籍”。这部著作特别系统地研究了注意、记忆、思维、意志和情感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既然乌申斯基取得了如此卓然不群的成就,对教育发展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我们的一线教师和一些教育管理者,为何会对这位大师一无所知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起到的巨大指导作用,从而不重视对教育经典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一些学校和教师,仅仅热衷于表面的热闹:今天你学“杜郎口典型”,明天我学“洋思经验”;今天你搞“情境五步法”,明天我学“异课同构”课堂。在追风逐浪中,逐渐放弃了对教育思想的吸纳、领悟和借鉴,丢失了对当下教育问题的警觉度和灵敏度,丧失了对教育现象去伪存真的审视和辨别能力,甚至产生对正确教育思想片面理解、随意肢解和断章取义等怪现象。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些地方刚取得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就牵强附会地邀请名家来捧场喝彩;在课改的某一方面刚取得一点点经验,就大言不惭地说是对苏霍姆林斯基、乌申斯基,甚至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精确运用和发展!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行动,来履行和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笔者认为,当下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梳理思想,正本清源。我们梳理思想,并非是旗帜鲜明地厘清正误,而是使思想条理化和科学化。正本清源并非是让我们的思想又皈依经典,而是对教育经典思想的再认识、再领悟和再提炼,从而使经典教育思想更能够联系当下课改实际,使我们找到课改的时代风向标。而这一切,正是教改由形式走向内涵的关键所在。
    教育是一个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以乌申斯基为例,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正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这对我们的学校和一线教师不无启迪意义。学校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对教育活动起到组织、带动和引领作用,要为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搭桥铺路。教师除了辛勤教学之外,还应该积极学习教育经典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否则就会出现误解甚或完全曲解教育思想的现象。正如那位教师,只知道这句话的表面含义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却不知道这句话背后的宏大的思想体系以及更为深刻的思想渊源。
    乌申斯基强调,如果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应当首先全面地了解人。所以正确地组织教学,有赖于教师对儿童的意志、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确了解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正确利用。在这一系列心理过程的作用中,乌申斯基认为教学过程首先是一个意志过程,学习是要以意志为基础的。如果没有或缺乏坚强的意志,那就很难克服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意志。同时他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考虑儿童的兴趣。
    在这里,乌申斯基强调了兴趣是从属意志的,这才是那位教师引用“掌握知识的意图”的真正“意图”,而非像那位教师的单纯理解,即教学仅仅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乌申斯基在这里也并非单纯地强调意志的唯一作用,更强调了教师对儿童的意志、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确了解,以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正确利用。如果我们能真正地打开经典,静心阅读,就会深刻地明白,那位教师所引用的名言,仅仅是乌申斯基思想体系的冰山一角。
    其实,乌申斯基给予我们的,远非是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方面的“助推”意义。我们在汲取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教育改革的勇气、决心和执著的力量。我们的学校和教师,更应该立足现在美好时代的最前沿,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和价值。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如果一个教育者对时代的合理要求不闻不问,那么他自己就会使他的学校丧失生命力,自愿放弃他应有的对生活的正当影响,他会不能完成自己的责任”。
    重温经典,反观现实,我们在接过乌申斯基这位教育大师的思想火炬的同时,更应明白在当下课改中,我们要明确理念,矫正方向,不断努力,不断前行。
    资料链接: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是19世纪60年代俄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从事过较长时间的教育活动。曾因倾向进步而被解职,并被遣送出国,滞留国外达5年之久。乌申斯基留下很多教育著作,在《人是教育的对象》、《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等文章中所阐述的教育民族性原则和劳动教育的思想对俄国甚至苏联的教育都有很大影响,对我国今天的教育仍有借鉴意义。(河南西峡丹水镇中心学校 胡明珍)
    《中国教育报》2008年8月7日第8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