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寻找传统文化资源中的“超级英雄”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肖晗 参加讨论


    
    
    电影《蜘蛛侠:英雄归来》(上)、《悟空传》(下)剧照
    《西游记》自16世纪诞生以来,在中国社会便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据统计,近年来,以“西游”为题材的改编影片已多达十数部,并且出现了多个自成体系的系列电影。从《西游降魔篇》 《西游伏妖篇》到《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从《大圣归来》到《大话西游3》 ,从近期的《悟空传》到将要上映的《西游记女儿国》……各种以“西游”为名的电影出现在大银幕上,掀起了“西游”题材改编的新一轮高潮。围绕着《西游记》的相关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世界架构,已经深深植根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语言、审美、情感、认知之中,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具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作为国民级IP,《西游记》自然而然会成为编导们乐此不疲的题材基础,但它之所以成为近年来国内魔幻电影的主打,既与当下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新趋势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西方幻想类电影蓬勃发展的一种回应。
    电影是城市和工业文明的产物。哲学家斯宾格勒说:“在城市,由于脱离了土地的力量——甚至脚下的铺地材料也割断了和土地的联系——存在变得越来越衰弱,感觉和理性变得越来越有力。 ”至少在表面上,人们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土地的限制,让城市发展为一种人造神话般的存在,因而孕育出了各种现代的神话叙事,比如超级英雄。如今银幕上的超级英雄,起初源自美式漫画,超级英雄的诞生正是为了抚慰被战争与经济危机之苦折磨的人们,给予他们有力的精神慰藉和安全感。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当漫画被搬上荧屏,超级英雄也凭借炫酷的特效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官刺激和心理冲击。在赋予现代性色彩的英雄身上,闪烁着一个新时代的特色。这些超级英雄都有着常人所不及的“神力” :要么是天神的子嗣,像雷神;要么是高科技下的产物,人力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像美国队长、钢铁侠;甚至是生物科技下的变种人,像蜘蛛侠、绿巨人……无一例外的是,这些超能力都被用在了行侠仗义、拯救世界上,一旦神力乱用,就会神力走失,沦为常人。新世纪以来,漫画超级英雄大行其道,也深刻影响了国产电影的同类制作。
    人们在享受欧美世界的超级英雄时,也开始在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寻求我们民族的超级英雄。恰恰孙悟空这一反叛者与守护者并存的形象更容易成为“超级英雄” 。以近期热映的《蜘蛛侠:英雄归来》为例,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西游记》和这部《蜘蛛侠》都有一个无可置疑的精神导师,前者是如来而后者则是钢铁侠Tony。如果说蜘蛛侠Peter在前期一直努力试图摆脱Tony对其的人物设定,而在一次次碰壁和被救赎、被惩治,甚至被收回战衣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同样,孙悟空在进行一切反叛失败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得救赎。二人都在相对弱势的情况下反叛并失败,但又在反叛中崛起,获得他人认可,自始至终不屈不挠。可以说,孙悟空完全有资质成为新时代国内影片的“超级英雄” 。
    以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来说,在《西游伏妖篇》 《大话西游3》 《悟空传》等影片中,作为主角的孙悟空,将“臭猴子”的形象进行到底,被管控被压制,甚至被欺凌,空有一身好本事,却无处发力,直到历经波折,完成了成功翻身,不计前嫌地拯救了所有人,也成为天下人的超级英雄,这与时下社会普遍存在的“逆袭”心态十分契合。如何由逆袭成为斗战胜佛,这样的桥段买家看得过瘾,卖家自然能收获高票房。在被群体广泛接受的故事情节主线之外,这类改编也致力于寻找符合自身商业逻辑与叙事逻辑的创作角度,比如以西游之名讲述新的故事,倚重“无厘头”和黑色幽默,强调动作设计和视觉奇观,此外也刻意放大了人物角色的特点,像唐僧的优柔寡断、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孙悟空的易怒等等。
    应该说,所有对《西游记》的改编,都有助于这一国民IP的继续生长,是对原著者“未选择的路”的一种探索。有的借“西游”之名进行彻底翻新,如《万万没想到:西游篇》和《悟空传》以“西游”为背景重新开始故事的书写或是写西游前传,有的基于原著情节进行转化,比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女儿国等篇章,可以说已经为电影创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故事核。但无论是旧瓶装新酒、还是新瓶装旧酒,所有的改编都不能回避的是: 《西游记》的世界观是什么?孙悟空是什么样的超级英雄?
    《西游记》的内容是庞杂的,它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话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世百态,有时还让儒家的至理名言闪现其中,几个主要角色的人物性格也因之有了多向度的阐释空间。在小说原著里,孙悟空既是“亿万年长生不老客” ,又是跋涉在十万八千里路上的西天取经人; 《大话西游》里,至尊宝深陷于“此身何身,今夕何年”的迷惘,也不妨视为对原著转世轮回之说的发扬; 《大圣归来》也秉承了《西游记》的基本逻辑,阐释的是找寻初心、自我救赎的现代命题。现代观众也同样难逃“我是谁、从何来、到哪去”的永恒之问,这也是“西游”题材常编常新的关键之所在。 《西游记》里面充满了打怪升级,但《西游记》不是打怪升级的历险记,而是如清代张潮所云, 《西游记》是一部“悟书” 。悟的是什么?是弱肉强食的凶残邪恶,是世俗世界的多情有趣,还有佛道世界的高深玄远。打怪升级,让当代电影工业技术有了制造视觉奇观的用武之地,但若失了一个“悟”字,忘了深入观照我们所处的世界,便落了下乘。Peter在影片《蜘蛛侠:英雄归来》的结尾,选择了“接地气”“做一个好邻居蜘蛛侠” ,因为总有人要帮助一些小人物。而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守护的不仅仅是唐僧的安危,更守护了一路沿途遭受天灾人祸的百姓。所以,我们的编剧也应当进一步深度挖掘他们共同存在的目的—— “守护” ,在电影中展现这种英雄色彩并赋予其全新的时代特点,才能博取观众的认可和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